趙俊
(安徽省六安市三里橋小學)
摘 要:為了更好地應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教材資源的匱乏、課程設計開發難度大、評價機制不到位等問題,結合多年的從教經驗,積極探索尋求改善措施,并為同類課程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策略
一、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2000年教育部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首次使用“口語交際”這一概念,取代了傳統的聽說教學。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繼續沿用“口語交際”這一說法,并且繼續推進。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從此,口語交際教學走進小學生課堂,并隨著課改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凸顯出它在語文教學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應對策略
口語交際,幾乎成了我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必需。提起“口語交際”教學,廣大一線教師的感覺是一個字“難”,可謂是“小曲難唱口難開”。究竟何難之有,教師從事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時,該如何應對?下面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及策略嘗試。
1.課堂紀律的掌控,困惑著我們去思考
大班化教學,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區,班級人數多。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傾聽的基礎上,參與交際,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實現交際目標?我們平時在組織口語交際時,可化整為零,大班分小組。明確了交際話題后,可將學生分組,分配好各自的交際任務,各小組同時開展交際活動。教師巡視做好適當的點撥和幫腔扶助工作。在分組訓練后,教師可指名登臺匯報交際成果。這樣,全班學生既能在小組中得到鍛煉,又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公開亮相,各自的交際才藝均能得到鍛煉和展示。
2.教材自身的編排局限,呼喚著我們去開拓
教材中口語交際的編排訓練的話題,每冊只有7~8個不等,遠遠滿足不了孩子們口語交際訓練的需求。加之有些交際話題遠離孩子們生活實際,他們不感興趣,嚴重影響到口語交際的訓練效果。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因地制宜,創設交際訓練氛圍,諸如“吃零食好不好”“告狀”等等鮮活的話題來作為交際訓練內容。這樣既彌補了文本編排之不足,又能增加口語交際教學的靈動、鮮活性,更能點燃孩子們參與口語交際的激情,堅持訓練,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口語交際訓練耗時之長,逼迫我們去創新
編排中,很多帶有實踐性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教學容量大,教師組織開展難度大,還需要教師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要化解這種困惑的確不易。它要求一線語文老師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和滿腔的工作激情。要想上好口語交際課,可提前把任務分解給家長,求得家長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孩子們充分參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后,心中“有貨”了,一定會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參與交際活動,不吐不快。這樣一來,交際活動目標的實現就會水到渠成。
4.教學資源的匱乏,要求我們適時引領、幫扶
蘇教版教材中編排設置的不少口語交際訓練內容,需要學生去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的過程,很多孩子沒有或者不會運用網絡資源,使得他們無所適從。語文老師在組織開展這類口語交際教學時,事先應考慮到這些客觀存在的現狀,并積極做好應對。可在教學前,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幫助孩子們搜集資料,有時還需挑選相關圖書發給孩子們閱讀。只有工作做在前,汗水流在先,準備充分,才能使我們在組織這類口語交際教學時,得心應手,順利實現既定的目標。
5.評價的缺失,引發我們對未來的期待
口語交際教學,一直缺少統一的檢測性評價,學生缺少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成功感,老師也缺乏科學評價的成就感。對于學生來說,雖然每學期期末考試,對口語交際的檢測,往往也是文本練習中學生訓練過的某個口語交際話題,無法科學全面地評價孩子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過程,至于口語交際品質及口語交際習慣養成等的檢測,更無從談起。這諸多弊端,極大地降低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日漸淡化著孩子們參與口語交際的激情。所以,有關部門和專家應盡早出臺科學合理的口語交際教學評價機制和評價標準,引領口語交際教學向縱深科學方向發展,迎來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生機勃勃的春天。
綜上所述,面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方面諸多不盡如人意的現狀,我們從事小語教學的一線教師,不能坐等春來,應積極發揮自己的主人翁責任感,自覺提高認識,勇于探究,積極尋找應對策略,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靈活多變地組織口語交際教學活動,出色地完成口語教學任務,切實提升孩子們的口語交際技能,培養其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和交際品質。只要我們廣大一線語文老師群策群力、積極探索、勇于拓荒,口語交際教學就一定會出現“小曲好唱口好開”的喜人局面!
參考文獻:
[1]范海玲.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李誼暉.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