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巍巍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遼河油田基礎教育管理中心機廠學校)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是小學語文閱讀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出發,探討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
一、新課程改革下,語文閱讀課堂上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對閱讀課的認識不深
在閱讀課上很難把握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明確,但是學生對閱讀課的精髓認識不到,因此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課就是一節可有可無的課,或者對他們來講是語文課堂中一節放松的課。學生對閱讀課的認識就是,我可以了解一下作者在寫些什么,但是無法抓住文章的主旨。而且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教師對學生看書的程度很難把握,因此語文閱讀課的教學目標也很難實現。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文閱讀課的實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師對新課改下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方式探討還不深刻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只抓住了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一目標培養,而忽視了其他教學目標,即知、情、意、行四個方面的培養。除了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如何發揮主體作用。同時,也要在語文閱讀課上,培養學生的情操,接受文化的熏陶。因此教師在研究新課程改革的時候,要認識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等于讓學生隨意隨性發揮,而是在有條件、有限度的情況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語文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同時引導學生閱讀,慢慢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不是一開始就采取放養政策。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建議與措施
(一)精心備課,體現教師自己的創意,把握教學目標
備課是決定課堂內容和課堂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師上課前有充分的準備,是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備課要有創意,一是要體現教師自己的思考和獨特之處,二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育的大綱中指出:閱讀課就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記憶下來,讓學生培養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也就是說閱讀課主要還是發揮學生作用,而不是教師的長篇大論。因此,教師就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如何引導學生動腦思考才是關鍵。教師在備閱讀課時,首先要明確閱讀的內容和訓練要求,其次要找出本次閱讀中有創意、有創新的部分,并且將創意點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從這個點出發,精心設置好教學步驟,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講日常生活的閱讀時,要引導學生,在這篇文章中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起了作者的思考,作者是如何思考和表達的。然后讓學生在這節課中圍繞這個學習目標,開始自己的閱讀課,課后寫幾句簡短的話來總結。
(二)教學相長,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要建立平等、友善的師生關系,這是保持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外在因素。學生熱愛語文教師,才能饒有興趣地來上語文閱讀課。例如,可以讓學生看一些懸疑小說,如《盜墓筆記》的電影,視覺上的閱讀更能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多準備幾部有趣的電影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探討一下電影的表達效果和文字的效果,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其次,要讓學生有參與感。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可以在閱讀課上,讓一個小組討論擬定題目,大家一起來閱讀。下節閱讀課可以換其他小組的同學來出題目。對于擬定出來的題目,教師可以做一定的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閱讀。閱讀的同時讓學生講自己的感受,并記錄下來。在閱讀結束后,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例如,在講懸疑小說閱讀時,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猜測文章的結尾,或者是讓學生為文章的結尾重新進行寫作。
(三)善于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我們身邊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因此,學會觀察周邊的人、事、物,是閱讀課的重要一步。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比如,在閱讀課上應該選取哪些文章來閱讀,這同樣也是閱讀課上的興趣培養。就說在上以親情為主題的閱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親情感受,在一些日常的小事中是如何感受到親情的;然后再從閱讀的文章中看作者的描寫,看作者是如何表達親情的。在閱讀的同時可以借鑒作者的哪些方法來為我們的作文課打下基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閱讀。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的同時,以教師的引領為前提,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會和大家一起探討提高語文閱讀課實效性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田群.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探討[J].語文天地,2014(2).
[2]付小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