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芳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新關小學)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除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字、詞、句之外,更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中,作文教學十分重要,教師通過小學作文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熱情,也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整體能力及語文素養的形成存在積極影響。作文教學帶有明顯的意象化特征和想象特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在作文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將對學生想象能力培養的重要價值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小學教師應如何開展此項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想象力;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學生不斷調動自己的思維活動,而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想象力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教師日后培養學生全面創造能力的重要前提。小學語文教學帶有很強的啟蒙特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才能讓學生產生對作文的個人熱情,避免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目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想象力培養的重要作用,并從多方面入手,選擇科學的策略幫助學生培養個人想象能力。
一、學生想象能力自身的重要價值
1.培養學生個性
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可以幫助教師培養學生的個性,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想象的內容寫入文章,幫助學生探索個性化寫作方向。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具體目標。
2.提高寫作能力
由于作文寫作帶有變化性,所以,如果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小學生個人知識層面范圍較窄,如果具備想象能力,就可以在固有思維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進而實現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關于作文的想象力
1.引導學生培養立體化思維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培養立體化的思維,讓學生將想象能力轉變為立體事物等,這樣,學生才能在作文寫作中將所想象的畫面完整地描述出來。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還未能形成完善的學習模式,作文學習的時間也難以得到較好保證,導致很多學生不具備立體化的思維,造成想象力匱乏。于是,該教師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很注重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引導學生在描寫作文內容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即便是描寫很熟悉的物體、人物等,也鼓勵學生多轉變思考角度。這樣一來,學生的想象能力就會被充分激發,可以產生與固有思維不同的立體化形象。此外,該教師也會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制作一些手工等,讓學生親自接觸立體感官,進而提高其想象力。
2.創設想象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當為學生創造科學的想象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充分感受想象的美好。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較為夸張或帶有幻想性質的教學手法開展教學,并且積極應用視頻、多媒體技術等,為學生創造一個帶有豐富想象力的世界。比如,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用圖片展示等不同方式,讓學生看到一個被砍的樹樁及天空中飛翔的兩只小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思考畫中所描繪的景象具體有什么含義。這樣,學生就會充分展開聯想,教師也應當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鼓勵學生充分進行多角度、立體化的思考,以此激發學生個人的想象能力。
3.讓學生感知生活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奇心很強,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人與物等,進而激發學生個人的想象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條件和安全性允許的情況下,征得家長同意,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如親近大自然等。在學生參與生活活動期間,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感知生活,并且將活動中的點滴記錄下來,作為日后作文寫作的重要素材等。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為學生選擇一些生活氣息較為濃厚、符合學生心理活動的書籍等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拓展想象空間,學生的想象能力自然會得到顯著提高,還可以為作文寫作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而為作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及教學環境、學生素養等的變化,小學語文中的作文教學也處于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很多教師此前未能認識到學生想象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導致很多小學生無法適應作文教學,教學質量也存在嚴重問題。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作出積極調整,充分把握學生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并且不斷拓寬教學渠道、豐富教學手段等,從多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以此確保學生作文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建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途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2]蔣云.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J].亞太教育,2016(22).
[3]王翠貞,王梅霞.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具體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