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禮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金塔鄉右二壩小學)
摘 要:“班班通”設備的普及改變了農村教師的教學模式,推進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實現了教育的均衡發展,為大幅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同時“班班通”信息技術的培訓成了農村學校現代信息化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班班通;新觀念;激勵機制;自主學習
隨著標準化學校建設進程的推進,廣大的農村學校配備了“班班通”設施設備,在學校硬件建設上極大地縮小了城鄉差距。但農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年齡偏大,知識老化,對信息技術掌握不全面,對“班班通”設施設備的使用一知半解,致使“班班通”設備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許多教師仍然采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陳舊模式進行教學。因此,對農村學校教師進行“班班通”設備的使用培訓就成了當務之急。如何做好對農村學校教師“班班通”使用技術的培訓工作是解決農村教師教學技能低下的重要任務。在此就加強農村學校教師“班班通”培訓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認清形勢,更新觀念
在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教育方式嚴重制約著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隨著“班班通”的普及,大部分老教師已經深刻體會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尤其是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設備上力不從心。在這種形勢之下,作為學校必須讓教師認清自身能力的欠缺,更新教育觀念,加大繼續教育的力度,把教師再次武裝起來,掌握現代信息化技能,提高教師在新形勢下運用“班班通”設備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適應新形勢需要,而不被時代淘汰,繼續使教師為奮斗一生的事業貢獻力量。
二、以點帶面,循序漸進
1.要有多樣的培訓形式
教師的培訓由來已久,每年都在進行各類培訓,其形式也多樣。但“班班通”設備的使用技能要達到全員掌握的目標,使“班班通”切實為教學服務,在教師培訓形式上就要采取全員與個別相結合的方式。學校至少要有1~2名管理員,管理員要參加學區級、縣級、市級等培訓,讓他們首先掌握設備的運轉和維修以及過硬的使用技能,然后對學校全部教師進行分批次培訓,以“小班額”的形式快速提高教師的使用能力。這樣的培訓既可隨時對培訓人員進行有效的指導,又可隨時反饋學習中存在的疑惑,使培訓效率大大提高。
2.培訓內容要由簡到繁,采取分層培訓
由于學校教師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參差不一,在培訓內容上就要有針對性,對于計算機基礎比較薄弱的教師就要從培訓Word文檔編輯和排版、Excel的使用、PPT的制作以及從Internet和學科資源庫中搜尋和下載素材知識。對于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的教師就要重點培訓“班班通”的使用方法及技巧。針對不同層次的人員采取不同的培訓內容,然后在相互交流學習中共同提高,通過一定的時間達到全員掌握“班班通”設備使用技能的目的。
三、注重平時應用,建立激勵機制
“班班通”應用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學校的發展前景,為了提高教師應用“班班通”開展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班班通”在教學中的作用,學校就要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做到節節課使用“班班通”,并對使用情況進行登記記載,作為教師的學期考核依據。同時要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技能大賽活動,對大賽的參與者和優勝者進行獎勵。尤其要重視在公開課、評優課、示范課等活動中對“班班通”的使用,最終使“班班通”成為課堂教學的必備設備。
四、擴充學習渠道,強化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更新,“班班通”知識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僅靠學校的培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為了保證教師的“班班通”知識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在組織集中培訓之外,學校要征訂大量與信息技術、現代教育、“班班通”相關的書籍、報刊作為教師的學習資源,這樣做一方面可充實學校圖書館,更重要的可供教師隨時、自主進行翻閱和學習,為其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五、開展有效的研討活動
“班班通”的使用必然會出現教師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只靠培訓和個人摸索是不夠的,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效的方法就是組織教師積極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學校可以以教研組為單位集中收集教師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歸類梳理,有針對性地展開研討,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解決“班班通”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使用“班班通”的效率,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班班通設備的普及不僅為教學帶來了春天,更重要的是為部分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做好教師現代信息化設備的培訓是每一個學校不可忽視的任務,也是適應現代教學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策略[J].中小學電教,2008(7):30-31.
[2]徐悅.強化自主學習 提升學習能力[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6(5):9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