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亞梅
千百年來,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在封建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影響下,秉承“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職責,順情合理地霸占著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演繹著“師尊生卑”“師主生從”的知識傳承模式,師道的至高無上與學生的絕對順從成了這種教育模式的最大特征。教師是盡情演繹經綸的高手巨匠,學生只能是俯首聽命、端坐模仿的乖巧小生,在這里,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獨創能力被抹殺了。因此,尋求一種能讓學生身上壓抑了上千年的那一股獨立創造的沖動與熱情得以釋放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的課程改革猶如春風化雨,為我們送來了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合作學習這一全新的充滿時代氣息的教學模式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合作學習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次科學而又偉大的變革,也是對學生與教師角色的一次積極的解放與調整。教師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可以結束自己在三尺講臺上“霸權主義者”的身份,把舞臺交給學生,自己心安理得地當當“導演”;學生也可以從此結束那種迫于無奈的“守望者”的身份,在一個新的舞臺上做一名盡情施展的“演員”。在這種調整與解放中,教師與學生都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擁有了相對獨立的創造空間。當然,要想搞好合作學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還必須要建立和諧互動的合作關系。其實關于這一點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說過了:“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種和諧的關系建立起來以后,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達到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目的。
盡管合作學習有上述諸多的優越性,但是由于我們對合作學習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理念的積累還不夠充足,具體操作運用的方法還不夠科學,從而有可能在使用的起初階段步入誤區,把合作學習引入歧途。為了幫助大家解除困惑,現就本人幾年來對合作學習應用的幾點切身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合作學習絕不等同于簡單的小組分工
在最初嘗試的時候,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觀點,合作學習就是小組分工學習。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場面出現了:在教室里把桌子擺成各種新奇的組合方式,然后讓幾名學生坐在一起聽課看書,教師或在講臺上,或在小組之間穿行,所謂的合作學習就這樣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但是,慢慢地我發現,一堂課內,我往往由于忙于組織小組活動,而結果卻常常無法完成正常的教學計劃。后來自己經驗的逐漸豐富,我終于找到了原因:小組學習一般指的是幾名學生結合成“學伴”一起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但是小組分工的弊端是小組結構是松散的,彼此間沒有一定的約束關系,個體很容易游離于這個集體之外,個體學習的動力只靠本體的意志,同伴作用很小。而合作學習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有計劃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使所有學生學習效果最佳化的一種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強調所有學生都必須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否則集體的成績就無法提高,互相幫助在合作學習中已經不是一種自愿的行為,而是每個小組成員應盡的義務,學習的動力來自集體的成就感。因此,合作學習是小組分工的進一步發展,絕不等同于小組分工學習。明確了這一點,在后來的教學中,我就開始常常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鼓勵每一個學生的最佳表現。這樣一來,學生之間慢慢有了凝聚力,教學環節越來越緊湊,教學效果就越來越明顯,可以達到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合作學習并不排除其他的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無疑是一種極其優越的教與學的方式,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其他的教學方法,把它們統統驅逐出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合作學習也不例外。它必定有其自身的不足,而這種不足只能靠其他教學方法來彌補。我們很多教師也許都深有體會,對于很多知識我們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授課時深感無從人手,或者某一堂課如果我們單純地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來完成,整個過程中我們總感覺捉襟見肘,窮于應付。這些反應和感受都科學地向我們呈現出了合作學習的先天局限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絕對不能徹底地抹殺和排斥傳統教學方法中的優秀成分。合作學習本身并不排斥其他任何一種積極的教學方式。相反,真正的合作學習其實也是一種經過“兼收并蓄,融會貫通,取長補短”后的多種教學方式的“合作”與“結合”,也只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效果。
三、合作學習的內容不能僅限于本學科
我們很多教師在為合作小組設計合作學習任務時,可能與我當初一樣,很難擺脫本學科知識范圍的限制,而合作小組往往也容易滿足于只需應用某一學科范圍內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前面我們談到傳統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過分強調分科教學,如果在這方面我們不能革新,就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會把合作學習引上絕路,同時也會導致師生成為某一學科的井底之蛙,與合作學習最終實現師生綜合素質提高的主旨是嚴重違背的。因此,我以為在設計合作學習任務的時候,應有意識地滲透多學科的特點,這樣才能培養出健全的人才。
總之,合作學習無疑是一種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最佳途徑,但是由于它還是新生事物,它在發展的過程中本身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有待完善。由于教育工作者在學習和運用過程中對它的理解還不透徹,運用還不夠科學,從而出現了一些誤區。不過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不斷探索,就能走出誤區,讓合作學習發揮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