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荷
[摘要]情感教育對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成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
[關鍵詞]情感教育 英語課堂教學 作用
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一定的教學要求,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習興趣,端正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和主動性,實現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展,達到“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的目的,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發展,從而增強教學效果的實踐過程。
一、情感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談教育要從人開始。人是一個整體:知、情、意、行四個方面是互相影響、互相生成的。這四個方面中,“情”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感情因素。而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實現的,課堂教學語言和行為傳遞信息,但每時每刻都滲透著豐富的情感投入。教師用情感來調解課堂氣氛,密切注意和挖掘學生的思想感情,隨時根據學生情感動向創造條件,促使學生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參與學習,使之學有所得,教有成效,繼而達到教學目標。這就是說,恰當地使用情感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而在當今我國的教育現狀中,情感教育顯得尤為缺憾。因此,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情感教育勢在必行。
(二)青少年時期往往是情緒和情感波動起伏比較大的時期,心理學家形象地稱之為“暴風雨時期”,意思是說情緒、情感來得快也去得快,但強度很大,弄不好就會給青少年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飲恨終身。因此,情感教育在這一特殊的時期更顯示出其重要性。情感教育應該與教育改革同行。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滲透情感教育
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成績似乎已成為衡量一名學生的唯一標準。師生之間的情感中,教師的愛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主導作用。教師似乎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就更談不上情感交融了。何況英語在學習、掌握和運用方面都存在一定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掉隊”。因此教師要改變思想,重視情感教育,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以情感化學生。引發積極情感
動情是引發情感主體積極的情感反應。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既是形成教育效果的條件,又是一種催化。教師必須具有真摯和豐富的情感,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以情感化學生,以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多與學生談心,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需要,及時向學生伸出援手,為學生排憂解難。如學生思想情感上出現障礙,輔之以深入細致的心理疏導,使之調整心態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學法指導、知識彌補,幫助樹立信心;對經濟上的困難生,發動全班一起想辦法獻愛心,使之感受集體的溫暖;學生總有犯錯時,絕不動輒批評、訓斥,而要曉之以理,使之認識、改正錯誤,以寬容的心善待學生。只有在教育教學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真情和循循善誘的課堂教學感化學生,降低他們緊張和焦慮的程度,減輕心理壓力,滿足他們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要,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身心愉快地參與語言學習。
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感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也認為,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也就是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習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興趣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結合點,是教與學的紐帶,學習興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它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要想使學生對英語深感興趣,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功能,把英語教學與學生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巧妙地組織教學。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其學習熱情,教師應該多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枯燥的語言文字制作成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富有啟發意義的課件;要注重提問技巧、糾錯技巧和評價措施,盡量運用正面評價,使用鼓勵性語言,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情感狀態,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此外,還要注意滲透文化教學,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異同,使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新鮮感;強化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
總之,情感教育對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成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教學既是知識信息傳遞和反饋的交流過程,也是師生雙方情感交融與共鳴的過程。只有關注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學習中的消極情緒,使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才有望為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和發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