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春
【摘 要】“微課”悄然興起,正在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領域的焦點。用好微課,不僅能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的需求,也有助于培育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本文就微課的概念、微課助力培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等問題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微課;歷史核心素養;培養
“微課”又名“微課程”,是指基于教學設計,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以內將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或作業題、考試真題、模擬題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音頻。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的作用是“解惑”而非“授業”,它用于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網絡在線課后輔導,它不能代替課堂的新知識教學。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所養成的相對穩定的、必備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方法以及情感價值觀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大方面。
結合微課的特點,用好微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下面從五個方面探討如何借力微課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一、微課突破時間和地點局限,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歷史教學以班級為單位,每個老師一般要教6個班,所以同樣的知識點要講6遍,老師講起來枯燥無味,而學生要想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知識也是一件難事。微課的出現,學生的學習可以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這就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我的學習我做主”才得以真正實現,利用微課進行學習,給喜歡研究的學生創造了條件,可以有更多時間去搜集學習材料進行深入地研究;也為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學生提供了方便,他們可以通過微課反復觀摩和學習,直到真正理解、消化、吸收為止。微課的使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微課的聲、視效果,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的學科特點是空間與時間的緊密結合,傳統課堂中,歷史老師注重講解知識,要求課后背誦。比如,講解中國朝代更替的時候,老師一般是按照時間順序講解,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直到明清時期,對其中中國的疆土的變化往往無法涉及到,學生對這個概念應該很模糊;如果把中國歷史疆域圖做成微課,按照朝代的更替播放出來,給學生的印象會更加直觀和深刻,也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學習《甲午中日戰爭》時,可以將《甲午風云》的視頻資料,用于制作微課,利用多媒體中的聲、光、影等技術的綜合運用,發揮其感染力和沖擊力,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臨其境”,從而避免了教師單純的語言講述,加深對歷史事件的映像,學生通過學習思考,還有可能提出更新穎、視角更獨特,更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通過微課的引入,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正如希臘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所說:“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微課這時恰是一個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頭腦思維的火把。
三 、微課再現歷史場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是學習歷史知識的基本能力。但是所有的歷史知識都靠死記硬背來完成的話,那樣學起來效率不高,而且也很累。如果把微課引入歷史課堂,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再現歷史場景,展現已故人物的生產和生活,形成歷史觀念和歷史概念,從而加深對歷史事件的印象。例如在講解《巨鹿之戰》時,適時出示“巨鹿之戰示意圖”、人物畫像、古戰場的模擬圖等微課視頻,讓學生結合歷史資料,想象巨鹿之戰情景,并要求學生想象要符合歷史的真實,要以豐富的歷史表象為基礎,以史實為依據,實事求是,這樣,不僅豐富了歷史見聞,擴大了知識領域,更好地把握了重難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四、微課有利于教學相長,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微課開發的主體是教師,而微課的授課場所已經不局限于教室;這不僅需要教師具備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還需教師有較高的信息技術水平,同時,教師要能夠用簡練的語言講授知識點。例如:教師錄制的微課可以課前展示,也可提供給學生課后進行學習,擴大課堂容量,也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制作微課就是一個微研究的過程,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制成微課。微課制作過程,是一個教學反思研究的過程,通過觀看自己制作的微課或讓同行教師、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找到或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不足,暴露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制作的微課,結合教師的講解,插入到課前、課中、課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因微課的存在而更加精彩,最終達到了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目的。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技術,在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勢。微課只有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玉平.微課程——走向簡單的學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