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的主要載體,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要構建科學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注重思政實踐課程的實效性。本文指出了思政實踐教學中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師應在思政實踐教學中充當的角色。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政實踐教學 教師角色
在高職教育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而對學生的就業給予一定的指導。在思政實踐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教師既是教學的組織者,又是學生的引導者,還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強化教師角色,有助于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一、思政實踐教學中教師角色的重要性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高職院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的重任,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思政課程實踐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盡管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講究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難以抹殺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思政實踐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思政教學的具體內容要由教師闡述,教師還要掌握教學大綱的要求,要保證思政實踐教學符合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另外,高職院校十分重視教師的角色扮演,這是由思政實踐教學的目標決定的。思政課程是理論教學的延伸,高職思政課必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思政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為學生將來順利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提供有效的力量支撐。
二、思政實踐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分析
(一)教師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引導者
傳統的高職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明顯,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一系列的知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嚴重的壓抑。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思政教學質量的提升,現代思政課教師要弱化自己的主導地位,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施展自己的才華,教師負責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中心,指導學生實踐,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鍛煉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活動。
(二)教師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合作者
高職院校要構建完善的思政實踐教學體系,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高高站在講臺上的人,而是學生的伙伴和朋友,首先,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決定了實踐教學的效果。教師要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其實際生活和學習面臨的困難,和學生像朋友一樣去相處,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關系是平等的。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優缺點,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針對不同性格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要多多參與教學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時,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熱情,不能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學生,摒棄絕對權威的思想,尊重學生,與學生多多交流。
(三)教師是學生實踐教學的評價者
教師是開展教學評價的主體,高職院校的思政實踐教學中,教師主要從事教育與教學評價,對學生的成績、實踐教學日常表現、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教師對思政實踐課程教學的評價,學校可以掌握思政教學的動向和趨勢,有助于思政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單單要強調教學紀律和成績,還要做好學生思政課程的學習過程,要對思政實踐教學開展動態化的全程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表現出的理想、信念、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不能根據學生的一次失誤而妄下結論,教師要重視過程評價,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轉變為學習者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也要隨時更新,教師的角色也要隨之改變。我國已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教育事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內容,思政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質,提高網絡的運用能力,使用網絡技術加強思政實踐教學的設計。教師要提高網絡設備的操作技能,具備熟練的計算機知識,進而提高思政實踐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思政實踐教學作為高職院校重要的教學內容,必須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充當好教學的引領者、合作者和評價者,構建系統的思政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曉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05).
[2]陳媛.論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和實效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0).
(作者簡介:石秀葵,女,長沙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學生思政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