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慧
【摘 要】進入新時期,戲劇的舞臺藝術設計經過70年代末的調整和豐富,在80年代能夠比較自覺地借鑒吸收外來的設計觀念和方法,在90年代以比較開放的胸襟,全面融會傳統和西方現代話劇以及古典文化藝術的東西,達到比較成熟自如的設計狀態,同時繼續思考和探索一些更高層次的理論實踐問題。
【關鍵詞】舞臺美術;觀念;設計
中圖分類號:J8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051-01
一、舞臺空間、生活空間、心理空間的展現
1978年,北京人藝演出了《丹心譜》,這個當時有影響的劇目,在設計上也是一個成功范例。它反映的是1975年到1976年那個歡樂與痛苦、迷茫與思考、希望與憂慮交加的特定歷史時期。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而是以深刻的理解、準確生動的描繪,表現了那個時期的生活和人物。舞臺設計洋溢著生活氣息,如對老中醫居室形象的處理,內外環境形象的對比變化等。
話劇《報春花》在舞美設計上以現實主義為基調,結合浪漫主義方法,把握時代的真實,力求樸實無華,呈現劇中人物的生活環境,同時在“春”字上供托人物心境,在不同場景中分別以紫丁香、迎春花、白梨花、紫藤花等表現盎然的春色,對自然花卉的藝術再現,是人們心花怒放的縮影,它預示著現代化的春天即將到來。女工宿舍涼臺一場,擺了一張乒乓球桌,讓白潔在上面縫被子,這張球桌拉開了她和李健的距離,兩個人的局促、生疏得以表現,它起了人物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使表演動作更趨合理,富有感染力。因為“傷痕”和“反思”的色彩特別強烈,又很優美感傷,這個戲曾經受到無數戲劇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融合
《楊開慧》是新時期最早表現革命領袖的話劇之一,把領袖從“文革”中的“神”還原為有血肉有情感的“人”,是這個劇作立意的核心。所以,在該劇的設計中,運用樸素得近乎素描的寫實手法,展示毛澤東、楊開慧青年時代從事革命斗爭的現實場景,長沙的街頭巷尾,毛、楊故居清水塘,濃郁的地域風貌與鄉土氣息給人以親切感。序幕和尾聲以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為開篇與結束。序幕以開闊的江面襯托朗誦:“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為序幕的結束,意味深長地開啟全劇,展開毛澤東、楊開慧兩位革命家風雨同舟、并肩奮斗的崢嶸歲月。而后楊開慧獄中犧牲,暗轉后出現滿臺梅花怒放的場面,毛、楊仍以青年形象攜手漫步于花叢之中,畫外音為《沁園春》下闕,“攜來百侶曾游”,使該劇從悲憤向革命樂觀主義的意境升華,抒發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壯志,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在藝術中融為一體。
三、以生活為依據,調動舞臺美術形式的漸進性改變
1978年上演的兒童劇《童心》,布景要在一片灰暗的色調中出現一叢翠綠。《〈童心〉導演札記》說,“文革”時期,舞臺美術也遭到嚴重破壞,當時的美學思想鼓吹什么縱深感,于是舞臺上里三層、外三層,層層講究“質感”,里里外外講究真實。至于景和戲的關系呢?對不起,各自為陣。綜合藝術的特點被取消了,情景交融的舞臺魅力泯滅了。導演要求舞臺美術設計者直接、間接地調動生活積累,一切從生活出發,以生活為依據,尋找特定的舞臺形式。舞美設計者在藝術構思《童心》時想到:老師培育著一群可憐的孩子,迫切需要陽光撫育他們成長。設計者很快想到一座花房,要讓孩子們有學習成長的地方。
《童心》描寫在十年浩劫中一群不幸兒童的不同遭遇。布景是以花房的玻璃頂棚為主體的建筑,是舞美設計者以劇本為依據而設計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達劇本的主題思想。設計構思還只是一種想象,想象只是一種意識,必須通過一定的媒介來實現,這種媒介就是表象。經過想象后的表象,往往運用借喻、隱喻、明喻等各類手段,以帶有寓意的形象來傳達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第三場,一座上海小洋樓三層閣樓壁爐煙囪上的一棵小樹,就是形象的象征和升華。由于設計者正確理解了導演意圖,導演對設計者的構思十分贊同。《童心》布景對劇本主題的闡述,與演出風格十分契合。
在新時期,《絕對信號》屬于最早的探索實驗性話劇之一。作者要求音響要作為第六個人物出現,導演也要求音效要節奏鮮明,要“說話”并和演員一起上臺表演。設計師逐步確立音響效果構思的一個總的原則:要突出強調人物心理節奏,改變那種音響只是為了介紹環境氣氛、烘托人物感情的手法。應該利用不同的節奏、不同的音調,甚至變形變調,來突出人物內心的變化,同時采用對位性的音樂,進行時空轉換處理。
四、結語
傳統藝術的精華在于虛實相當,重在運用合適的舞臺美術設計推動并豐富劇情的發展。當代舞臺美術設計師通過執著的追求,從傳統的設計觀念中,漸進性地演化出具有美學觀念的形象和演出形式,從而賦予古老的藝術以新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程穎.舞臺美術設計的表現研究[J].人文天下,2015(14).
[2]黃和平.關于燈光舞臺美術設計的組成要素分析[J].戲劇之家,2016(03).
[3]程穎.舞臺美術設計的表現研究[J].人文天下,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