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摘 要】中國歌劇被譽為我國音樂的瑰寶,然而,它的發展歷程是多樣化的。實際上,中國歌劇演唱藝術還融合了美聲的獨特發聲技巧以及民族音樂的精髓,最終讓自己通過嶄新的面貌迎接世界;不難看出,美聲唱法讓我國音樂的瑰寶呈現出新的形式,也讓其獲得了巨大的進步。所以,本文就美聲唱法對中國歌劇演唱藝術的影響進行試論。
【關鍵詞】美聲唱法;中國傳統歌劇;演唱;審美;藝術;技巧;影響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080-02
美聲唱法其實來源自西方,具有西方歌劇藝術的典型特點?,F如今,西方文化藝術正在我國歌劇當中不斷滲透,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的歌劇藝術也對美聲唱法的優點進行了吸收。對美聲唱法的吸收,為我國歌劇演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活力,使得我國的歌劇演唱藝術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并經過一系列的轉變,最終形成了我國歌劇演唱藝術鮮明的藝術風格。
一、美聲唱法和中國傳統歌劇演唱的簡介
在美聲唱法當中,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美聲唱法認為,人才是最強的樂器。在美聲唱法當中,順暢的呼吸以及準確的咬字是十分重要的基礎,而由于這種藝術形式當中飽滿的氣息以及迅速的換氣方式,也使得美聲唱法發出的聲音具有很強的變化,美聲唱法的使用,能夠使得聲音更加嘹亮。
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后,我國的歌劇發展十分迅速,也是在這一階段,我國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歌唱家,這些歌唱家大膽地學習了西方歌劇的演唱形式,從而使得很多的優秀作品誕生。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后,美聲唱法逐漸得到了我國歌劇界的廣泛接納,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音樂的結合,也使得我國的歌劇演唱藝術達到了更高的高度。
二、美聲唱法影響著中國傳統歌劇的審美
與西方美聲唱法進行對比我們能夠發現,我國的傳統歌劇演唱藝術與其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在接觸到美聲唱法之后,兩種不同的歌唱藝術產生了十分劇烈的碰撞,但隨著美聲唱法的不斷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種唱法。我國的文化決定了對字正腔圓的藝術形式的追求,而從西洋歌劇當中發展出的美聲唱法則注重聲音上的優美。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則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
對于西方音樂文化來講,美聲唱法是重要的縮影。隨著美聲唱法在我國的不斷傳播以及發展,也使得我國的歌劇演唱藝術的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動,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美聲唱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美聲唱法來了解西方文化。作為全新的文化形式,美聲唱法對我國的審美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促進了我國歌唱藝術對美聲唱法的吸收,對于我國歌劇演唱的發展來講,對美聲唱法的吸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美聲唱法影響著中國傳統歌劇的演唱藝術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很多的事物也都受到了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人們能夠與時俱進,從而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F如今,美聲唱法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傳播,并對我國傳統的歌劇演唱藝術形成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歌唱藝術產生了多元的發展。
與傳統的中國歌劇唱腔進行對比我們能夠發現,西方歌劇的唱法有著其自身獨特的標準,對于聲音的優美以及科學的發音是十分看重的,因此,西方歌劇的美聲唱法也得到了很多演唱家的推崇。隨著審美特點的變化,我國對于西方歌劇的美聲唱法也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聲唱法使得我國人民的審美標準發生了變化,并對我國傳統歌劇的改革產生了十分重要的激勵作用,使得我國的傳統歌劇能夠主動吸收外來技術的特點。
四、美聲唱法影響著中國歌劇演唱藝術的豐富性
專業的歌劇表演人員都知道,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歌劇表演人員,就需要具有明亮的音色,而西方歌劇當中的美聲唱法十分注重演唱者聲音的飽滿以及嘹亮,這能夠有效地加強我國歌劇演唱者音色的辨識程度,使得我國歌劇演唱者的唱法更加的科學。我國的傳統歌劇演唱講究字正腔圓,美聲唱法較為看重歌聲當中的感情滲透,利用充滿感情的演唱使得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內涵。雖然美聲唱法提倡較為簡單的演唱形式,但是其藝術形式卻并不簡單,而是透露出了一種簡約之美。在我國的傳統歌劇演唱過程當中利用美聲唱法,能夠將歌劇作品更好地展現給觀眾。
我國的歌劇演唱之所以能夠吸引觀眾,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傳統歌劇演唱有著較為動聽的音色,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發展,音樂文化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相應出現了改變,傳統的演唱方法已經無法使人們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在中國傳統歌劇的演唱過程當中使用美聲唱法,能夠使我國的歌劇視野得到有效拓寬,并賦予我國歌劇更深的內涵。
五、美聲唱法影響著中國歌劇演唱的技巧
從美聲唱法來講,獨特性以及科學性是十分重要的特點,而這樣的特點能夠為我國的歌劇演唱提供更好的藍本,促使多元化的發展。在美聲唱法當中,混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唱法,有效地利用這種唱法,能使得演唱者的發聲更加自然,聲音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除此之外,美聲唱法科學性的特點能夠保證演唱者在演唱過程當中始終保持比較放松的狀態,并使聲音的穿透力得到提高。在美聲演唱過程當中,胸腹混合式呼吸法是一種十分科學的呼吸方法,能讓演唱者的氣息更加的飽滿。與我國的傳統呼吸法相比,利用這種呼吸方法,能夠使演唱者得到更加輕松的呼吸過程。
在我國現代歌劇演唱過程當中,很多的歌唱家都借鑒了美聲唱法的技巧,將美聲唱法與傳統民族唱法相結合,能夠使得歌劇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礎上不失大氣。通過美聲唱法的換氣,能夠使得歌劇演唱更加圓潤,擁有更加飽滿的吸氣。而美聲唱法的共鳴也受到了我國歌劇的廣泛借鑒,混合型的共鳴發聲能夠對聲音的質感有所保證,其咬字方法更能夠讓音色得到有效優化。在我國歌劇的演唱當中結合美聲唱法,能夠使演唱者的張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得演唱者更加的投入,使得歌劇作品能夠更好地得到詮釋。
六、結語
美聲唱法還被稱作西方科學唱法,它注重發聲的科學性,講究所發聲音的本質美,而中國歌劇演唱藝術在前進的過程中,逐漸向著有利于自身進步的方向發展,在傳統唱法和美聲唱法中尋求既有利于自身發展又被大眾所喜愛的藝術形式,從而進一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在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下,一味的閉關政策只能讓我們的生活倒退,將我們的瑰寶逐步逼向滅亡的地步。時代在改變,我們只能通過大量學習他方的優點(注意,這并不是崇洋媚外),將美聲唱法與中國傳統歌劇表演藝術結合在一起,并開發新的出路。當然,此刻的我們也不能完全摒棄傳統的優勢,能做到藝術地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走向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將我們的瑰寶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羨濤.我國歌劇發展脈絡與反思[J].大眾文藝,2014(05).
[2]李鳴鏑.論歌劇演唱藝術的美學特征[J].四川戲劇,2006(04).
[3]凌偉,劉嫻麗.19世紀西方歌劇演唱藝術的變革與發展[J].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4).
[4]郭建民,趙世蘭.中西歌劇演唱藝術迥然相異的美學品格[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02).
[5]林曉燕.論歌劇演唱中角色的情感轉換——歌劇《傷逝》中的子君形象[J].藝海,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