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汪長江+王新國+李祐國

(國防科技大學 計算機學院,湖南 長沙410073)
摘 要:分析目前軍校“聚焦實戰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發揮學員自主能動性的重要作用,具體闡述在“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發揮學員自主能動性的方法,最后說明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聚焦實戰;計算機課程教學;學員;自主能動性
引 言
在與用人單位和畢業學員訪談的過程中,教育者常常感到軍隊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與實戰聯系不緊密,“軍味”缺乏,“教為戰、學為戰”的特點不夠突出,像普通高校而不像軍隊院校。通過實地調研,越來越多的專家呼吁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牢牢繃緊“明天的戰爭打響在今天的課堂”這根弦,切實發揮好軍隊培養專業人才的歷史使命[1]。
1 軍?!熬劢箤崙鸹苯虒W現狀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員才是主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關注學員。不容忽視的是,在當前全軍院校廣泛開展的教學改革中,大家仍然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員身上,希望以教員為主來推動“聚焦實戰化”改革,改善畢業學員在用人單位“水土不服”的現狀。例如,各大軍隊院校積極響應號召,一方面組織相關用人單位調研,共同探索人才培養規律;另一方面探索各類教學方法,扎實推進相關改革 [2-3]。
1.1 主要方法及優勢
目前,各大軍隊院校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來針對性地增加教學環節的“軍味”。
(1)教員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加入實戰案例。這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使用范圍最廣的一類方法。它的好處在于,鮮明的案例有助于提升學員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員對知識應用的理解[4]。
(2)MOOC課程的開設。例如,國防科技大學等軍隊院校在軍網上開設了MOOC課程,邀請名師授課,結合實戰要求,遠程服務基層官兵。為提升官兵的學習積極性和持續性,還對學習效果給出認證。MOOC平臺的引入,使得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官兵可以使用軍中最優質的學習資源,逐步改善基層有裝備有人手但缺技術缺人才的狀況。
(3)微課的引入。微課因為知識點集中、課程時間不超過10分鐘,而受到官兵歡迎。它能使官兵的零碎時間得到較為充分的運用[5]。
(4)“導師部隊行”“下連當兵”等活動的開展??紤]到軍隊院校教員絕大部分沒有部隊任職經驗,為了讓他們了解部隊所需,開拓視野,大致掌握部隊的武器裝備列裝情況,各軍隊院校相繼開展教員“導師部隊行”“下連當兵”等活動[6]。
(5)軍隊院校參與部隊演習任務。這是當前收效較好的一種方法。部分院校已與專業對口的部隊聯系,挑選大四年級的學員,在畢業設計階段赴部隊參加綜合演練任務,一方面為基層部隊提供較為前沿的技術指導,另一方面也讓在校師生與部隊有了緊密的接觸,雙方反饋良好。
1.2 存在的問題
上述措施的出發點很好,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1)教員在授課過程中引入實戰化案例,雖然能調動學員興趣,但由于學員本身沒有參與,單方面的知識授予常常導致“聽的時候很感興趣,但聽完后就忘光了”現象的出現。
(2)無論是MOOC課程還是微課,由于軍隊院校要面對全軍需求各不相同的用戶,針對性必然有所降低。雖然課程可以設置互動平臺,但是官兵提出的問題目前還不能得到一對一的實時指點。
(3)“導師部隊行”“下連當兵”等活動的時間往往較短,教員很難真正融入部隊、服務部隊,很多時候變成了走馬觀花的參觀,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4)部隊與院校聯合完成綜合演練,實用性強、收效快,受到官兵和師生的歡迎。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時間任務的沖突、人員車輛的協調以及管理方面等諸多問題,真正的受益人群目前還局限于較小的范圍。
因此,在完善上述方法的過程中,很有必要探索新的方法來解決發現的問題。通過梳理總結,我們不難發現,除院校聯合部隊綜合演練外,大部分方法改革的主體都是教員,換而言之,忽略學員方面有巨大潛力可以挖掘。
2 “聚焦實戰化”教學中挖掘學員巨大潛力
事實上,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重擔全部壓在教員身上。在改革過程中,學員是有大作為的。如果能調動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將在“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調動學員在“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發揮自主能動性的想法源于教學的主體應落在“學”上。也就是說,學員才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而教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員更好地吸收知識、運用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環節的閉環。
軍隊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從大一開始,就能引導學員思考軍隊需求現狀,明白現在所學的知識將來可以在哪些方面為國之重器發揮作用,將讓他們學習更有動力,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去。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軍隊院校學員完成軍訓后,就轉入類似普通高校的學習階段:完成作業、應付考試,學員很難理解所學知識與軍事應用到底有哪些聯系。
事實上,盡早了解所學與所用之間的聯系,將對學員產生較為重要的影響,對此筆者在分配到部隊的學員與在校學員中開展了對比調查。
通過對111名大四學員進行調查,從收到的等數額反饋結果可以看到:僅32名學員認為所學專業知識與軍事應用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占總人數的28.9%;74名學員認為所學知識可能在畢業后會用到,但現在感覺用處不大,占總人數的66.7%;5名學員認為學習的知識與軍事應用并沒有太大聯系,占總人數的4.5%。此外,有7名學員在問卷后留言,比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①我通過與已分配的學員聯系,了解到哪怕在指揮崗位也有可能用到計算機方面的技術。如用人單位可能讓你幫忙搭建一個內部網站或者設計一個人員或者裝備管理的數據庫。不少畢業學員會找在校同學借閱資料補課。如果當初知道以后會用得上,很可能會認真下工夫,遇到問題就能從容應對。②有些課程剛開始也想扎實學好。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員布置的題目與我頭腦中設想的運用場景并不一樣。我原本想花工夫鉆研,但后來因為惰性就不了了之了。
而在對分配到部隊的23名學員進行調研的過程中發現,21名學員認為在校學的專業知識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應用,占總人數的91.3%;剩余2名學員因為一直從事指揮崗位,暫時還沒有用武之地。
這與在校學員的調查結果相比,有較大的不同。究其原因,分配到單位的學員有了明確的用戶需求,這種需求有的源于單位布置的任務,有的源于工作中遇到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有的源于個人成長進步,還有的是不滿足于部隊信息化的現狀,而這些是學員在校期間不曾考慮的問題。
不同工作崗位的畢業學員也給出了較好的建議:①其實我們學習的與單位需求的并不脫節,但為什么部隊領導總說院校學員水土不服呢?或許是從入校開始,在學習過程中淡化了軍味。從作業、考試的題目來看,大多數選題和地方高校類似,老師也很少強制性要求學員參加與軍隊結合緊密的課程研究。②教員大多是院校土生土長的,很少有部隊經驗。他們很難面面俱到讓課程“軍味”十足。其實,不要總一味的靠教員去推動改革,如果能在教學環節,明確地要求學員緊貼軍事應用進行思考、完成作業,讓他們從入學就明白每門課程能有什么用,為他們樹立起努力的目標,將對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前,已有部分教育工作者意識到這一方法的重要性,正在積極探索[7-8]。例如,有的教員在課程作業環節引入多個實戰化的案例,鼓勵學員從中挑選感興趣的來完成。學員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選擇,但由于創意依舊出自教員,未達到真正讓學員發散思維、把學員放在主導地位的目的。雖然類似的方法已經邁出開拓思維的第一步,但距離我們全面鍛煉學員的目標仍然任重而道遠。
3 “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發揮學員自主能動性的具體方法
3.1 具體方法
圖1給出“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的“教與學的具體操作過程”。以軍事應用方面為例,教員首先對重難知識點進行示例說明,然后學員通過調研擬定希望完成的實戰選題,在與教員的溝通中對方案進行評估、修改,最終確定研究點,并在教員的指導下完成研究與實現,從而提交報告、完成答辯。
考慮到學員基礎不同、學習階段不同,并且研究內容相對靈活,知識點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該類知識在部隊的具體應用調研。學員可以通過論文的形式了解相關應用情況,并以某一應用為例,分析運用了哪些具體知識,解決了什么問題。
(2)該類知識在未來的信息化戰場上可能有哪些新的應用。鼓勵學員結合知識點,發揮合理的想象,構想一款可以自己設計的應用,并嘗試設計出用戶需求。
(3)設計并完成相關應用。如果學員已具備解決問題的大部分知識,可以鼓勵學有余力的學員對自己的選題進行完善,爭取制作出實物。
3.2 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聚焦實戰化”教學工作要想取得最好的效果,需要長期堅持下去,最好從入學就開始,因為大一年級,是學員成績尚未分化的時期,是每個學員最積極向上的時期。如果能在這個黃金時期抓住學員的心,讓他們有事可做,并且通過作業或考試的形式擊退惰性,“強行”調動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對學員后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考慮到學員的學習任務較重,為了提升他們的時間利用效率,保證在提升能力的過程中不增加過多額外負擔,需要不同課程的教員適時進行溝通,處理好學科交叉領域的輕重緩急,避免重復勞動。
此外,由于學員的基礎不同,特別是大一學員的專業基礎還不牢固,所以很多時候只能局限于想法,難以付諸實施,但這樣的啟蒙工作仍然很有意義。畢竟在計算機這個前沿領域,一個創新的想法在很多時候比技術更重要。
在后一階段,教員可以組織學員對提出的想法進行研討,論證是否有價值。對于實用性較好,且在部隊很可能發揮作用的想法,教員可以對其進行分門別類。例如:如果想法僅需本課程的知識就可以解決,可以作為今后相應課程的課程實踐環節的選題;如果想法可能運用到相關學科的知識,教員應鼓勵學員在競賽、創新項目、畢業設計等課后實踐環節來完成。
課程結束后,不僅僅是學員,教員也必將從這些閃亮而廣泛的想法中受益匪淺。任課教員可以將這些想法打包,鼓勵學員相互學習并做有益的探索。教務部門還可以收集各門課程最具實用性、師生評價最高的想法,打包成冊,等有各單位參觀或者培訓時,贈送給相關部隊的領導,可以激發相應崗位干部的靈感。
從強迫學員創新到鼓勵他們主動創新,這將成為學員非常難得的經歷。經過四年的持續努力,軍隊院??梢詾閷W員搭建一個豐富的舞臺。不間斷的鍛煉將促使他們在工作中更有底氣,比其他人思維更活躍,動手能力更純熟。
4 “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發揮學員自主能動性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實踐過程中,發揮學員在“聚焦實戰化”教學中的自主能動性方法,在不與傳統改革方法沖突的情況下,彌補傳統改革中過于關注教員而忽略學員做法的不足,成為了教學手段上的重要補充?!熬劢箤崙鸹苯虒W強調學員的主體地位,讓學員更多的參與到教學中,并且通過“強迫”式的手段擊退學員的惰性,鼓勵學員挖掘自己的創造力,使得學員對課程更有興趣,自信心得到提升,創造力得到加強,取得的成果也更加豐富多樣。
而且,“聚焦實戰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教員的功能并沒有削弱,相反在一定層面對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員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循循善誘,及時發掘學員的特點和興趣點,適時予以提示或指導,耐心地觀察整個進程。
由于計算機專業不同課程之間學科交叉的環節十分常見,一方面,需要相關課程的教員多溝通、多權衡,盡可能避免重復勞動,提升學員時間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學員也需要主動與教員進行溝通,將自身需求真正融入改革的探索中。
此外,雖然這是一種很利于激發學員自主能動性的方法,但并不是任何時候采用它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它的使用是有一定范圍的,適合要完成實際操作、設計出實際產品且與實戰結合緊密的重要知識點,而對于只需要記憶或者提升操作熟練度的知識點,應該繼續沿用傳統的方法。因此,這需要教員切實把握使用的范圍,安排并騰出適度的時間,減輕傳統作業的負荷,確保學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與自身需求結合的研究。
5 結 語
為了繃緊“明天的戰爭打響在今天的課堂”這根弦,切實引導軍隊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向“教為戰、學為戰”轉型,教育工作者正著力打造“曉于實戰”的教學名師隊伍,采取“導師部隊行”“下連當兵”以及在課程中引入實戰事例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教學環節中的“軍味”。
為了更好地配合教員隊伍的改革,筆者提出要牢牢把握“學員”這個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通過在課程作業和考核環節鼓勵學員結合課程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調研、設想、創新和設計,提高學員自主能動性來配合教員共同完成轉型改革。這一方法若能與傳統的做法結合并長期堅持下去,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作者簡介:張昕,女,學員隊教導員,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與計算機系統構造,xinzhang-pst@163.com。
參考文獻:
[1] 張昕, 王新國, 吳迪. 關于加強軍隊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緊貼部隊需求的幾點思考[J]. 計算機教育, 2015(6): 93-96.
[2] 周立軍, 呂海燕, 張杰. 瞄準部隊實戰需求, 提升軍校實驗教學創新能力[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 2015(6): 237-238.
[3] 張昕. 創客引入軍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 計算機教育, 2017(1) : 110-112.
[4] 秦曉燕, 袁廣林, 裴斌, 等. 基于案例的軍?!皵祿旎A”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4, 36(增刊2): 293-296.
[5] 賀玲, 李強, 陳新, 等. 微課程設計中“微”與“宏”的探討[J]. 空軍預警學院學報, 2015(3): 230-231.
[6] 陳鋒, 任玉彬. 實戰化條件下軍校師資隊伍建設思考[J]. 繼續教育, 2016(5): 24-26.
[7] 王粉梅, 陳萍, 呂騰, 等. 嵌入式支撐環境構建及其在軍事應用中的教學研究[J].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4, 36(增刊2): 139-143.
[8] 陳萍, 袁廣林, 秦曉燕, 等. 實戰化背景下計算機課程科研成果進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 計算機教育, 2016(2): 44-46.
(編輯:史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