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莎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那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活動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活動教學,并從活動中強化和鞏固語言知識。新穎的、多樣化的活動形式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學生學得開心,記得牢固,使教學過程充分交際化。
關鍵詞:小學英語;交際化教學
交際教學是一個多種理論的聯合體,它代表著一種外語教學思潮:強調自然、真實和生動的語境中教學語言,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以及強調語言的運用和交際功能?;顒咏虒W正是在語言功能項目與靈活運用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交際法的要義得以充分體現。
英語的活動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聽、說、唱、做、玩、演、賽等活動中輕松地掌握英語知識。下面就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活動教學談談體會。
一、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活動教學
現在我們小學英語采用的教材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方式展開教學內容,安排了大量新穎、多樣的學習活動,創造有利學生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理解和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同時逐步掌握語言學習的規律。根據教材的要求,在課堂上采用活動教學,不但能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掌握語言知識、培養交際能力,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字母復習課,可以通過多種活動方式進行復習,現舉兩個教學中活動的例子。
活動一:字母點“名”。課前準備三套字母卡片,每小組一套,每個小組的同學手上各拿著幾張字母卡片。教師叫到哪個字母,手拿該字母的同學必須立刻站起來大聲說出該字母,哪個小組的同學最快最準,該組就贏得一面紅旗。
活動二:叫“鄰居”。同樣是做好上面活動的準備,教師出示一組相鄰字母的兩個或多個,讓學生快速念出并舉起所缺的字母,哪個小組的同學最快最準,那個小組就贏得一面紅旗。
要讓活動教學能取得有效的成果,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設計符合內容的活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從活動中強化和鞏固語言知識
活動教學要求動腦、動手、移情,教師除了要根據內容設計活動形式,要參與活動、扮演角色外,更重要的是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化教材內容和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強化和鞏固語言知識。特別是對語言的意識操作,學生對語言的機械操練,記憶印象不深刻,而且重復地進行操練只會使學生產生厭倦、乏味、不滿等學習情緒,教學效果就會事倍功半。但是讓學生在設計的活動中進行語言的操練,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強化和鞏固了語言。
例如,可以做一次比賽,課前教師先讓學生準備一些物品(如橡皮、尺子、小刀、鉛筆等)和一個籃子,比賽開始,讓學生拿著空籃子去向其他學生借東西。經過一場緊張、熱鬧的情景對話后,學生的籃子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東西,這時候,教師檢查學生借了什么東西,借得東西少的學生會抱怨時間太少,借不到東西。教師可以反問為什么其他同學可以借到那么多,而自己卻只能借到這么少。通過這個比賽可以讓學生知道只有把話說得又快又好又準,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并鼓勵他們多聽、多說、多練。
三、運用交際法進行中學英語教學的幾種措施
1、創造機會,鼓勵實踐,發展學生交際能力。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由于英語是非母語,所以客觀上存在著英語在生活中無“用武之地”的困難。為了啟發并促使學生創造性運用所學的英語,我根據不同的主題設計了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展示、發展自己運用語言的才能。
調整和即興為主要的教學形式之一。調整通常有兩種形式:真實與假設。前者包括學生本人的的經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成為這種相互感應活動的實際參加者。
2、創設情景,交際化呈現,培養學生聽、說基本能力。關于語言獲得的環境論認為,學生不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語言,而是在交往中學習。了解了這一規律,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就應遵循它。在英語課堂上創設具體的語境,設計真實的言語交流,使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語言。靈活多樣、饒有趣味的交際型操練,既避免了機械呆板的讀背,又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培養了學生聽、說的基本能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為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流利的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運用游戲,激發興趣,強化學生交際能力。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活動特征,英語課上可以開展游戲活動,以達到傳遞信息或鞏固、操練、復習所學語言內容的目的。游戲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游戲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也是英語課堂的興奮劑。
從一堂正規的小學英語教學課來看,開展教學的活動過程可分為呈現活動、練習活動和交際活動。各個活動階段對知識點的水平層次要求是不同的,活動方式的設計自然也應有所區別,但活動方式多數情況下是可以交叉運用的,為了適應小學生注意力穩定性較弱的特點,一堂課內活動形式的設計應該多樣化,使教學過程充分交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