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平
摘要: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是探究式教學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這種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應用過程中既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更要重視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式教學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深化實驗探究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發展方向.探究性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地展開對于相關問題的思考與探究.教師要給學生創設更多探究式實驗教學的活動平臺,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與素養,對于提升實驗教學效率同樣有推動作用.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學
一般來說,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就是指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通過主動的參與而掌握并能夠良好應用某些知識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被動接受式的教學模式相比,以探究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跟好的理解高中化學中的抽象的概念和規律,并能夠培養并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水平。對于探究式的教學來說,其本質是將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思維引入到課堂之中,讓學生扮演課堂中的科學家,繼而通過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掌握高中化學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搜集并加工所需要的信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看,探究式教學是以問題和任務作為出發點并通過多種多樣的探究活動來實現掌握知識、提高技能的教學目標。
二、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實踐與策略
(一)利用假說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高中化學教師在使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時,可以利用假說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繼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假說是人們以已認知的知識和理論為依據,對未知的現象和事物做出的合理的、推斷性的解釋。假說是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的先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已經學過的知識對所要探究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假設和猜測,并讓學生得出結論。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因此,不能夠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干涉,即使學生在進行假設時出現錯誤,教師也不能夠予以指出,而要在進行探究活動時,逐步引導學生,使其能夠自己發現問題的錯誤,并掌握正確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元素與其他化合物的性質》一章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假說法,帶領學生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進行推測,如,根據元素鈉的性質來推算元素鉀的性質,這是因為,鈉和鉀屬于同一主族,因此其在性質上存在遞變性和相似性。當然學生也可以根據其他的知識來推測元素的性質。而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來嚴重假說的正確與否,繼而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由此可見,假說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對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通過問題情境來開展探究式教學
除了利用假說來開展探究式教學之外,教師還能夠通過創建和設立問題情境來開展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并掌握高中化學知識。在創設情境之前,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掌握,并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做為創設情境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發現問題,找出矛盾,才能夠有妙地激發學生的聯想。而對于問題情境來說,要想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力求讓學生自己提出但是由于高中學業較重,時間較緊等原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則需要教師來進行問題情境的創建而在創建問題情景時,教師必須要以學生已學的化學知識為基礎,可以以日常生活等作為切入點來創設問題情境,具體的實踐方法如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爭議性較大的問題作為切人點。在學習知識時,學生多多少少都會因為認知思維出現沖突而產生爭議,這是不可避免并可以作為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有力條件。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乙烯的性質時,有的學生會認為,乙烯遇澳水而澳水發生褪色現象是因為乙烯的作用,而有的學生則認為是在制取乙烯時會產生二氧化硫,而澳水褪色是因為二氧化硫的原因。這樣的情況,會讓學生分成兩部分,繼而其會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錯誤的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知識的更替來創設問題的情景。對于高中的化學知識來將,其是按照一定邏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新的知識時,可以先找到該章韋知識與已經所學過和即將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后根據學生的已掌握的知識來設計問題情境。這樣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繼而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倡導綠色低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所謂“綠色化學實驗”是指設計對環境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負面作用的實驗。綠色化學實驗對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重視環保教育,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以促使學生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化學實驗,特別是像制備硫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做銅與硝酸、濃硫酸的反應實驗等,應將有害氣體盡可能作化學處理,以消除或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可通過導管將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尾氣有些如氯化氫、氨氣再經一倒掛漏斗導人相應的吸收液。不斷改進化學實驗如鑒別濃硝酸和稀硝酸時,銅片改用銅絲,實驗完畢后,只要抽出銅絲,反應即停止。盡可能采用微型化學實驗如進行氯離子檢驗,碘升華實驗,這樣不僅節約了藥品,同時可減少廢液、廢渣和有害氣體的產生實驗后的廢液、廢渣盡可能回收利用如銀鏡反應的廢液不能回收利用的,則應倒在規定的地方,以便清理。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作為重要任務,而要想讓學生在短短的課堂教學實踐內掌握實驗的要領,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正確的實驗思維,而探究式實驗教學法則能達到這一要求,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建,車延平.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方法的案例分析[J].現代閱讀,2011(12))105
[2]丁瑩.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61~62
[3]楊宏偉,侯千金.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8,)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