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艷琴
摘 要:教學情境是每一節語文課的開端,它決定著這節課的好與壞、成與敗,創設高中語文教學情境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受眾(即學生)的主觀感受,用符合高中學生認知的情境導入,注重導入的多樣性,并根據課堂的需要及時調整,抓住最佳教學時機,要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全方位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并自覺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關鍵詞:語文課堂;情境創設;藝術性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開端則是能引起學生注意和思考的情境創設。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突破傳統教學的發展劣勢,注重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培養,要求學生能夠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體角色,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作為學生從一入學就接觸的語文教學來說,高中語文課堂的情境創設則更為重要,難度也更大。從理論上來說,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能使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因此在具體實施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受眾(即學生)的主觀感受,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并自覺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創設導入情境,啟發學生主動思考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布魯姆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我們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用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比如在教授《裝在套子里的人》時,上課之初,我在白板課件上制作了一幅黑白的葬禮圖片,然后用深沉的語調告訴學生:這是一場一場別開生面的葬禮,也是一場歡欣鼓舞、大快人心的葬禮,在場悼念的人們面部表情下面藏著一張大笑的臉,因為“他”終于死了。此時學生的好奇心已完全被激發出來,我再用三個問題誘導學生:1.死去的這個人他是誰?2.這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與在場的人們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事情?3.他僅僅是一個人嗎?在問題的誘導下,讓學生自主閱讀,從中尋求答案。
導入情境的創設要注重多樣性,伴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革新,我們要積極運用集視聽角度與一體的白板功能,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自覺投入,自愿參與。在教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我運用白板播放林沖看管草料場的情節,而播到高潮處——林沖怒殺差撥、陸虞候、富安時,我突然關掉視頻,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回歸文本,從文本中去感受林沖的怒與恨,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全方位感受林沖形象。進而再與視頻情節相比對,順便讓學生感受到文本與視頻呈現的不同效果,體會到要全面了解人物,最好的方式還是從文本中汲取營養。
二、抓住學習時機,及時引入文本
在創設情境時,一定要抓住適當的學習動機,學會“適可而止”。每次上課前我都讓學生準備一定的好文好句與大家分享,以此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膽量,在學習《談中國詩》時,我本來準備了一些名人談詩的佳句,想和學生一起分享引入新課。但在課前學生展示環節,學生先播放了一段科比扣籃的視頻,緊接著談了熱愛與執著的重要性,所有學生都被這位同學的話語打動了。我馬上改變策略,借“機”引入,告訴同學們:我們雖然都是普通人,但我們也可以像科比一樣,熱愛自己現正在做的事情,執著于自己的夢想,詩意而努力的前行,去前方和那個更好的自己相遇。我簡短的話語,引發了學生不自覺的掌聲,就此也引入了新課,學生在這一節課都學的十分認真,十分專注。因此,我們不必拘泥于課前的準備,應當不擇時機的抓住學習的最佳時間,引學生思考,帶學生投入。
三、注重生活啟迪,感悟文本新意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生活環境與文本中的生活場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在創設情境時一定要接“地氣”,找到文本與生活兩者之間的連接點,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先秦諸子選讀中的內容距今已十分遙遠,孔子的《論語》在學生的印象中似乎都是搖頭晃腦的朗讀,內容也都是枯燥與乏味。因此在教學之初,我給學生先播放了“中國古代文化圣賢——孔子”的紀錄片,從紀錄片中學生了解到孔子原來是一個十分接“地氣”的人,因為他也會和學生開玩笑,《當仁,不讓于師》里的第七則就有“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的玩笑;孔子用自己的學術教出了當時最為饒益的“儒商第一人”子貢;他也和自己的兒子孔鯉、孫子孔伋坐在一起閑談。多方的介紹激起了學生對孔子的好奇心,改變了枯燥與乏味的印象,接下來的學習就有趣了許多。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所以教育是一場漫長而充滿色彩的歷練,而我們都是“麥田”里的守望者,在教育前行的路上,需要一邊思考,一邊前行。
參考文獻:
[1]王君.青春課堂:王君與語文教學情境創設藝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