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音樂作為一種藝術(shù)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長遠的。小學合唱教學是一種集體性較強的聲樂藝術(shù)形式,也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音樂的形式不僅僅可以展現(xiàn)人們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音樂既是一門功課也是一門學問,從小學階段就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技能,對以后高難度的音樂知識學習奠定了基礎條件,有利于實現(xiàn)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真正目的,從而推動藝術(shù)教育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形式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guān)鍵詞:藝術(shù)形式;思想感情;課堂教學
一、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做好基礎音樂的學習
識譜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和關(guān)鍵,這也是小學音樂學習的重點之一。只有打好這一基礎,教師才能有效的開展之后的教學工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學生們往往都會覺得十分枯燥乏味,難以對識譜產(chǎn)生興趣。根據(jù)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學生喜愛的方式開展教學。比如:在學習單音的時候,給每一個單音賦予一個學生們喜愛的卡通形象等有趣的方式,并且,可以通過唱來找音符,以加深學生們對于單音的印象。在平時教唱的時候,選擇一些規(guī)整簡單的歌曲帶唱旋律。對于其中一些比較簡單的節(jié)奏,可以試著讓學生們認識認識每一句末尾的長音,或者是句子中節(jié)奏較長比較有代表性的單音,然后通過師生接龍的方式練習,這樣可以使得教師更便于指導學生的學習,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進入到三年級之后,其思維能力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這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奶嵘龑W生的要求。由原來的唱單音轉(zhuǎn)變?yōu)槌恍」?jié)或者一個短小的樂句等等,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工作。反復引導學生學習音樂,培養(yǎng)好學生的讀譜能力,為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適當轉(zhuǎn)變音樂合唱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合唱中找準定位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根據(jù)學生實際掌握情況適當?shù)霓D(zhuǎn)變音樂合唱教學方法,首先,要注重音樂作品旋律的引導方式,大多數(shù)音樂作品在合唱教學方式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作品展現(xiàn)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旋律,幫助學生深入去理解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其次,要由淺入深地進行合唱練習,地進行合唱訓練。采用分層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說在學習《夢之船》這部作品時,要先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合唱節(jié)奏,再選用錄音合唱的方式進行引導,當學生掌握一定的節(jié)奏感后再要求學生聽辨其他聲部的伴唱,想象與單一主旋律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的不同之處,最后分組合作表現(xiàn)。同行式這類合唱歌曲屬于同度音程行進的,合唱難度較高,學生也容易跑調(diào),如五年級《藍色的雅特朗》、六年級《冬天的請?zhí)罚诮虒W這類歌曲時,常常會出現(xiàn)因擔心學生唱不好而教師一味包辦等問題,其實應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譜能力、聽辨能力,對學生有意識地進行音準訓練。遇到這一類的合唱歌曲可以嘗試著讓學生發(fā)揮自主性,自己解決問題。因此,在指導這一類合唱教學時,將不同聲部的旋律分別展示,先分聲部解決問題,將不同聲部唱準、唱好,然后對學生提出合唱要求及注意事項,包括輕聲演唱、注意聆聽自己的聲音、控制好音準等。有時,使用不用音色的樂器與錄音合作,為學生伴奏,幫助他們找到各自聲部的旋律。總之,教師應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幫助和指導學生在合唱中找到定位。
三、注重音樂合唱教學的輔助性教學形式
音樂是飽含情感的藝術(shù),音樂最基本的藝術(shù)功能就是表現(xiàn)情感,表現(xiàn)性是音樂藝術(shù)的本質(zhì)特征。但是音樂又是比較抽象的,具有想象空間,能夠表現(xiàn)最復雜、最深刻、最細微的內(nèi)心世界,這些情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現(xiàn)的。傳統(tǒng)的合唱形式以唱為主,不能充分表現(xiàn)出音樂作品中豐富的情感,因此,我們必須在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中加入恰當?shù)奈璧浮⒋驌魳贰T谌粘5陌嗉壓铣虒W中,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適當加入打擊樂或者簡單的律動,對合唱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在教唱二聲部歌曲《小白船》時,先讓學生分聲部用豎笛演奏旋律,互相聆聽,接著合奏,然后要求他們把合奏時的音準和音程感覺轉(zhuǎn)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過程中,每個聲部指定幾個同學伴奏,輪流交替進行。通過這樣有步驟的過渡,合唱的音準問題大都比較好地得到解決。
四、及時抓住教學細節(jié)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年齡特點,課堂上如果單項進行合唱學習終究會將學生引入一個死胡同,我們的合唱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他們的生活出發(fā)進行教學。根據(jù)合唱歌曲,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好的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步步滲透,把雙聲部的教學設計成不同的情境。二年級《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兩個聲部的訓練,設計成學生模仿壯族的對唱“小――妹――”“小――弟――”。一個教學班里,總有音準特別好的學生,同樣,也有特別不好的,而大多數(shù)是居中的,要使每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在教唱五年級某一課時,第二部分的合唱雖只有一個樂句,但集體唱還是出不來效果,這時學生們自發(fā)地選出6個小老師,請他們?yōu)榇蠹冶硌莺铣瑢W們終于能夠聽到純凈的和聲,教室里可安靜了,接下來大家就在小老師的帶領下分成兩個聲部認真練唱。最終的結(jié)果還是不準!但每一層次的學生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聽覺的積極的訓練。
五、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合唱作為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重要影響。著名童聲合唱教育家、指揮家唐少偉先生曾經(jīng)說過:“搞好童聲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強學校普通班級的合唱教學”合唱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只有從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以合唱的基本學習和訓練,真正普及合唱藝術(shù),才能夠使下一代的音樂素質(zhì)得到整體性的提高,繼而推動學生其他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英. 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J]. 戲劇之家,2016,(24).
[2]陳靜文.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例談[J]. 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3).
[3]李征鷹.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才智,2016,(32).
[4]吳春. 中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 戲劇之家,2016,(17).
[5]孫明明. 我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J]. 科教導刊(下旬),2016,(06).
[6]王惠來. 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 學周刊,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