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建
摘 要: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文化對學生成長具有強大的導向、激勵、凝聚、塑造的作用。文章作者通過項目學習引領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項目學習;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主要包括班級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班級生機與活力的源泉,是實現全班學生和諧健康的發展的思想保證。 2014年3月,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秀全中學(以下簡稱“我校”)的特色課程“聚秀育全——學生卓越領導力培養”通過了廣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課程重點立項,致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品學兼優、身心健康、有領導力的秀全人。其核心要素是“大愛、責任、卓越”:“大愛”就是博愛眾生,兼濟天下;“責任”就是志存高遠、勇于擔當;“卓越”就是優秀不凡、超卓出眾。在這一課程統領下,我校在高一年級設立一個“秀全班”,探索以個性發展帶動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的培養途徑。作為首屆秀全班班主任,我積極探索,以項目學習為抓手,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一、明確班級精神文化內涵,指引全班學生的發展方向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首先要有優秀的精神文化。在開學后的多次活動中,我帶領學生思考和討論,確立了班級口號,即“博學篤行,追求卓越”。隨后,我又把“卓越”具體化,闡明其內涵,提出了16字的班級精神文化:團隊精神、科學態度、人文情懷、領袖氣質。以此為目標,全體師生便達成了共識。
團隊精神,就是具有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積極參與班級、學校各項活動;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在團隊中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等。每個人都成為最優秀的自己,并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一。
科學態度,主要是在學習、理解、運用學科知識并形成技能時表現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如對高中的學科學習一絲不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實證意識和嚴謹的求知態度;從長遠看,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規范行為。
人文情懷,主要是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我們班級要求學生能夠積累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從大處看,關注現實,關注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幸福。
領袖氣質,其核心是責任意識、積極主動、引領示范,外在表現是陽光自信、熱情大方、身健形美,通過內外兼修,形成一種精神、一種風度。三年來,我們的班級建設的整體規劃就圍繞這個核心來進行。要達成的目標,不僅是知識、能力,更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力求使學生能夠發展成為更為健全的個體,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變化,為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開展項目學習,推進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1)改進公共政策。讓學生研究一個與公共事務有關的項目,提出改進建議,采取有效行動,盡可能被采納或有積極的影響,從而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管理事務的能力。如調查花都湖建成對周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關于花都區新華街自行車道的設置與使用的調查等。
(2)組織社區和校園服務。以校園和社區服務為載體,在服務中體驗社會責任。如關注老人精神世界——青年在行動等。
(3)組織幫助弱勢群體活動。學生關注收入低下、生活困難或身體殘疾的人群,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如讓盲道不再“盲”——花都區盲道問題調查與改進。
(4)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活動。學生在調查的基礎上,倡導、組織、動員同學和周圍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動文化遺產的多方保護。如關于花都區高中學生對粵語使用情況的研究;花都區炭步鎮塱頭村開發與保護等。
這些實踐項目持續推進,學生積極參與、服務社會、影響社會,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選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項目的實施,多方面鍛煉了學生,培養了其團隊合作的精神;展示,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多個項目的實施為學生們深入社會、參與社會、完善社會、回報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他們學會了溝通、組織的技能,享受了合作、奉獻的快樂,促進了對學科課程內容的理解、掌握和應用。
實踐證明,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文化對學生成長具有強大的導向、激勵、凝聚、塑造的作用。有了這一精神的引領,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使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學生都受益終身。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秀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