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喬治升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新課標要求,積極創新教學策略,采取有效措施,這樣才能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對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實踐
探索。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創新策略
目前,一些學校的初中數學教學理念方式落后,造成教學質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要提高初中教學質量,教師、課本、學生、評價方式等都對課堂教學效益有重要影響,但在這些因素中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重要因素,教師只有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策略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一、提高效率,突出核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接受教師的課堂講課為主來開展學習活動。每節課的教學時間有限,要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教師應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也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首要考慮的問題。由于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許多知識內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如絕對值、方程、數軸、負數等,這些內容可以運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也有很多知識,比如定理、公式、運算法則、代數式這樣的教學內容,就應該采取開門見山、直達主題的教學方式,這樣就能集中時間突出核心內容的教學,使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突破。例如,在學習“完全平方和(差)公式”時,可運用學生已經學過的多項式乘法公式來直接引出教學內容,如通過“(2x+5)2”這個式子計算直接引出所學公式,不必再創設教學情境,從而為學習重點內容提供更多時間。
二、注重感悟,加強練習
要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僅憑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簡單學習吸收是不夠的,需要學生在已有數學知識的基礎上主動去構建,需要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因此,要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練習。在練習中既要運用模仿練習和機械記憶的方式,更要注重讓學生在練習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體驗和感悟,以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精髓。加強實踐練習,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可運用以教師講解為主的練習方式。在該方式中教師給學生提出問題,講明學習方法,總結出解題步驟,并給學生提示題目蘊含的數學規律,讓學生體會解題中的思維方法,從而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技巧。
三、重視雙基,活用教材
新課標非常重視對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要提高學習成績,都需要在打牢“雙基”的基礎上才能順利進行,只有打牢“雙基”的基礎,學生的學習才能得到發展和創新。但是許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對“雙基”知識的教學重視不夠,而對解題技巧、解題速度、解題準確率給予了太多的關注。這樣造成了學生基礎不牢,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都不高。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高度重視“雙基”知識的教學,并把此作為教學設計的重點內容來落實。在新課標的教材中刪除了一些較難的內容,降低了要求,但教材內容要求是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但同時新課標又強調,教材是教學的線索,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集中教學內容,用較快速度教學節省時間,通過多次重復循環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要注重為學生搭建完整的知識平臺,經常進行所學知識的梳理總結,這樣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從而使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四、合作學習,科學評價
新課標的教育理念提倡學生在學習中開展合作學習,這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通過運用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方式,既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又能增強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借鑒,能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和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科學恰當地運用合作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科學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評價方式和評價功能也是新課標教學理念的重要要求。在實施評價中,應堅持多元評價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通過科學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不同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進步和成功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為了能夠在新課標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廣大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策略的探索和創新,通過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文國.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分析[J].陜西教育,2012(9).
[2]賽音朝古拉.新課標下小學教學數學質量提高創新策略方法探討[J].神州,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