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摘 要:興趣是人們探究某項事物的一種情感傾向,是人們積極探究的強大動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課改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旨在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培養學生歷史興趣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興趣;策略
初中歷史作為初中教學的基礎學科,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要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相關能力,在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和引導,對學生以后的歷史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初中階段教學中,歷史課程被視為一門副科,得不到家長和學校的重視,再加上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不高,課堂教學中學習積極性不夠,使歷史老師的教學信心受到挫傷,教學成就感也微乎其微。面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種種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轉變學校和家長以及學生對歷史課程的錯誤認識,加強對歷史學科的重視;其次,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強烈欲望,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改變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對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
一、重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課能否有一個好的開始,對這一節課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一節課的開始即課堂導入,它是課堂教學的首個環節,也是整節課程的重點部分,如果教師對導入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開始就能被教師的教學所吸引,那么學生必定會帶著好奇心來探究教師的教學內容。相反,如果課堂導入方式千篇一律,那么學生難免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出發點,來進行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這樣能在課堂導入環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元末明初的歷史內容時,筆者結合《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在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開始,先給學生講了這本書中描寫朱元璋早年生活的一些故事和片段,朱元璋出身貧寒,經過不懈的努力,最后成為一代名帝。用這樣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作為課堂導入環節,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鼓舞學生努力學習,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二、講好插圖,引發興趣
在當前的初中歷史課本中有許多插圖,這些插圖都是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安排的,與課本的教學內容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它具有直觀性強,形象生動的特點,是對課本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擴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將課堂教學內容與這些插圖有效地結合起來,不僅能強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記憶,還能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現在有很多題目都是以圖片為切入點來進行命題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教材中插圖的重視,將教學內容與插圖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插圖的作用,使原本平淡的教學內容直觀鮮活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
作用。
如,在教學中國近代史時,課本中有一個插圖,形象地展現出八國瓜分中國時的情境,這張圖片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充分表現出當時中國的狀態。在教學時,結合這張圖片給學生介紹當時的背景,不僅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借助多媒體,強化學生興趣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成為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是培養學生歷史興趣的重要途
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特點給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并將豐富的網絡資源帶到課堂教學中,從而豐富教學內容,進而引導學生在多媒體的帶動下去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
動,使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時,筆者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電影《甲午風云》的片段,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當時戰爭的悲壯和簽訂不平等條約時的情況。這樣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幫助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
興趣在學生歷史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促進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循.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寫算,2011.
[2]馬婕.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探新[J].寧夏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