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泳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教職工引進數量也逐年增加,而當前面臨的嚴峻問題主要是教師教學質量與職業素養問題。為了保障高校新進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與職業素養,應將滿足新進教師的培養需求與個人發展要求相結合,全面提高新進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校;新進教師;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教師職業素養簡述
在社會當中,教師屬于一個社會個體化的職業,以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為任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這一教育過程關鍵在于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教育能力與職業素養,后者已經成為當前高校評價新進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
(1)知識素養。作為國家培養輸送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承擔了培養社會人才的重大責任,教師除了應具備基礎知識與綜合知識,同時還要擁有豐富的專業技能、靈活的頭腦與敏捷的應變能力,確保為教育工作注入鮮活的思想和新的動力。
(2)能力素養。任何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都必須具備以下基本能力:首先,是高效的教學執行力及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表現為在選擇、分析及處理教材等方面的能力很強;其次,是良好的課堂應變與管理能力;再次,是高超的語言表達及非語言轉換能力;最后,是科研能力,包括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道德素養。道德素養指在職業生活中必須遵守的相關行為規范,以及在此基礎上所產生及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與行為品質。從教師本身的社會角色來解讀,即教育過程中的思想認識、覺悟、方法和價值觀念。具備優秀道德素養的高校教師,能夠準確及時調整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以及社會關系中的各種矛盾沖突,同時也確保自身以優秀的情感態度和行為作風從事教學工作。
二、提升高校新進教師職業素養的措施
(1)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首先,新進教師要對職業和事業有正確的認知,其前提是確保在入職及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對事業產生更深刻的認知與體會,認識越徹底,對事業的熱愛就越強烈。這就要求教師從日常瑣碎的管理教育事務中系統地探究科學教研事業,增強熟知度和感情。其次,新進教師要認清自己與職業之間的關系,激發成就感與自信心。任何教師在進入新的工作環境時都渴望得到重視、關注與認可,這需要學校盡量滿足教師的成長需求,同時也要求每一位新進教師都能抓住機會。比如,經濟學專業的經濟史課程結合歷史學與經濟學知識,那么該專業的新進教師為了避免學科專一邊緣化而產生信心不足等問題,就要及時對自身具備的專業能力進行質疑與反思,激發創造力,并多改進以往落后的教學方法。最后,要堅持適度寬容的原則。新進教師需要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因此要善意且好學地與周圍教職工同事良好相處,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由于不同新進教師的專業背景、思維方法、教學管理方式不同,其自身對學校工作的適應能力及與學科的磨合期限也不同,因此,新進教師要在較短的時間中強化人格、品德和業務的自我完善,滿足自我發展的需求。
(2)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新進教師進入陌生的工作環境后,往往面臨的是一個開放度高的組織系統,隨時與外部環境的各種物質能量信息進行交換。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種學科多層次交叉融合,多元文化碰撞,高校各專業學習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也實現了新的突破,不僅僅局限于本專業知識。所以,新進教師除了積極參加相關的培訓,還要爭取由校方提供的到其他高校專業進修的更多機會,提高理論修養,及時了解專業學科的前沿動態,并系統地整合與儲存新鮮信息,拓寬思路,增強發展后勁,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此外,還要具有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現代化高校教學教師需要具備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所研究的資料越豐富,越能凸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師要掌握應用技術搜集資料、整理教案、制作課件的技能,開闊眼界,強化與外部信息的交流與思考,加強自身知識素養的培養。另外,高校也需為教師提供與相關專業對應的各種實驗室、教研室及數據庫,為他們提供足夠完整的硬件與軟件支持。
(3)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素養。首先是提高教學能力。由于當前很多高校教師是非師范院校畢業,缺乏完整系統的理論技能培訓,教學經驗也不足,對很多教學流程與環節相對生疏,且對教學教育規律、方法及學生心理等知識掌握不夠,因此,新進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學校學情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能力素養的培訓。而新進教師往往具備善于學習、積極性高的特征,那么就更需要積極參加各專業資深教師的助課活動,協助資深教師整理教案,模擬講課,并以完善的教學成果檢查、評比形式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要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新進教師除了要主動承擔職責范圍內的教學任務,還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學評比競賽活動,抓住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最后,還要提高科研能力。高校很多專業學習與知識的掌握其前提都是具備豐富與扎實的理論基礎,加上高校方面施加的壓力,教師學習與進步的創造條件與空間更廣,推動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與科學研究的動力更足,因此,教師更要主動承擔教學科研重任。長期以來的大量實踐證實,很多優秀高校教師的成功,均來自學校適當的加壓,在工作壓力的推動下,他們才能提高工作熱情,取得卓越的教學科研成果。
三、學校為新進教師提高職業素養提供的優惠政策
(1)幫助教師滿足高層次發展需求。教師對物質、精神上的需求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個體經濟的變化而變化,此外還包括自身修養、文化素養等相關因素,學校需要緊密結合新進教師工作特點、生活環境、經濟地位、個人能力等多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實事求是地將盡量滿足教師的正當需求落到實處,并以此來激發教師潛在工作動力,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2)提供和諧友好的成長空間。學校針對教師開展的各種培訓與活動都要遵循教師對工作職責認知及自身能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并盡可能服從教師自身身心發展規律,才能保證新進教師以飽滿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主要措施包括以下三點:①注重與教師的情感交流,發揮教師人際關系處理中情感紐帶的作用,給予教師足夠的理解、尊重、信任與支持。②注意傾聽教師的心聲,善于從教師工作總結中獲取信息,及時了解新進教師思想上的煩惱與困惑,區別性看待不同教師的個體合理需求,及時為他們提供支持與鼓勵,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③拓寬教師科研教學的活動領域,創造良好成長環境,如引入企業培訓競爭機制,為教師提供更多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將教研成果與經濟發展相聯系,激發新進教師的創新熱情。
綜上所述,高校新進教師肩負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大任務,由此決定了現代化高校教育的走向,對高校當下的進步與未來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新進教師必須強化自身職業素養培養,才能具備現代化教育能力,才能肩負起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胡子玲.中、英高校新進教師入職教育的比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4.
[2]趙觀石.對地方高校新進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