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編自同名小說《直美和加奈子》(ナオミとカナコ)的電視劇于2016年1月14日開始在日本富士臺播出之后,引起人們對家暴的廣泛關注。該小說反映了日本女性在當今社會中的生存狀況。在此,筆者想通過對小說中兩個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向讀者展示兩個女主人公在家暴環境中由懦弱到奮起反抗的自我意識的成長過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與賞析這部小說,以期幫助中日兩國女性更全面、客觀的認識自己,正確的在男權社會中爭取平等權利。
關鍵詞:家暴;自我意識;成長
小說《直美和加奈子》(ナオミとカナコ)是日本作家奧田英朗(直木獎獲得者)于2014年發表的長篇懸疑小說,由幻東舍出版。改編自該同名小說的電視劇《直美和加奈子》于2016年1月14日開始在富士臺播出之后,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小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直美和加奈子是久別重逢的大學同窗好友,多年以后,一個成了出色的百貨公司外商部職員,一個成了幸福的家庭主婦。然而,直美卻發現加奈子的丈夫服部達郎人前溫柔體貼,實際上卻經常毆打她,給加奈子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直美利用了身邊的人和事,與加奈子一起殺死了服部達郎……小說雖然沒有正面直擊女權話題,卻通過直美和加奈子對于家暴的反抗方式,使家庭暴力、女性地位和女性犯罪等社會問題表達的淋漓盡致。
一、傳統家族制的受害者——加奈子:從極力忍耐到奮起反抗
在筆者看來,該小說最大的看點是加奈子在自救過程中逐步變的獨立堅強。加奈子性格溫和,是一個在大學時代就向往著以后能過上相夫教子的平淡日子的小女人。婚前,加奈子曾在大型企業上班,工資待遇也不錯,與銀行精英丈夫服部達郎是聯誼時認識的,她和很多日本女性一樣,結婚后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專職家庭主婦。
然而,婚后生活并不像加奈子所希望的那樣。丈夫服部達郎雖然事業有成,給了加奈子良好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卻看不起家庭主婦,并且在他那看似斯文的外表下隱藏著嚴重的暴力傾向,工作上稍不順心就會對加奈子拳打腳踢。更可怕的是,對妻子的這種暴力不是偶發事件,而是長時間的、間歇性的、毫無征兆的大爆發。他施暴后,前一秒還清醒地跪地祈求妻子原諒,發誓不再實施暴力,下一秒就繃不住地原形畢露,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虐待加奈子,更是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冬夜毫不留情地把加奈子鎖在露天陽臺上,第二天起床后才打開門,然而他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快去給我做早飯!”最后,加奈子變成了這樣一副形象:以夫為天,只敢穿丈夫要求的長裙,只能留丈夫要求的短發,在丈夫起床之前做好早飯,丈夫回家之前放好熱水,丈夫睡覺之前不敢休息……
其實,承受不了家暴的加奈子一開始就切斷了一切退路,因為她知道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丈夫還是會找到她,繼續施暴,甚至還會威脅到自己的家人,她性格太軟弱,什么也不敢做,不敢反抗,更沒有報警,雖說是隱忍和承受著一切的不幸,卻是不會傷害親友的唯一選擇。盡管她已經害怕到看到和家暴相關的梨子都會顫抖的地步,卻還是裝作一副很幸福的模樣。加奈子的底線已經退至絕不能生下丈夫的孩子的程度,寧愿自己一個人在看似豪華實則陰森恐怖的家里默默地忍受到死。可能這也是日本父權制社會里小女人的傳統思想決定的,她甚至想到以自殺來結束一切。當好友直美問她的愿望是什么的時候,加奈子說“想喝不苦澀的水。”但這個如此卑微而渺小的愿望在家暴的環境里卻那么的難以實現。嘴里的傷,總有一天會好,可是心里的苦呢?這讓直美無比心疼,所以下定決心要幫助加奈子逃脫“地獄牢籠”。在連死都不怕了的時候,好友提出“讓我們殺掉你的丈夫吧!”加奈子雖然沒有當場答應,但最起碼讓她的心里有了一絲生的希望。在直美的一系列策劃之下,兩人最終合力殺死了服部達郎。
二、激進的女權主義者——直美
大學畢業后懷揣夢想的直美成了某百貨公司外商部職員,雖然工作很努力,能力也很出眾,卻因為自身女性的身份始終得不到重用,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此她深感郁悶。當洞悉大學同窗好友遭受丈夫家暴時,她義憤填膺,也不由得想起自己童年時期的悲慘生活。童年時期母親經歷的家暴對直美來說是巨大的傷痛,身為長女卻依然是弱小的直美面對父親對母親施暴時,卻無法保護母親,只能帶著年齡更小、受到驚嚇的妹妹躲到衣柜里,捂上妹妹的耳朵,惶恐無助地等待施暴結束……大學畢業后的直美已經成長為一位經濟獨立、非常優秀的職場女性,卻還是如此拼命努力地工作,多半是為了不依靠男人養活。她甚至拒絕戀愛結婚,恐怕也是為了避免重復母親的命運,她以為這樣就可以躲開一切。然而加奈子看似光鮮幸福的婚姻背后相似的家暴折射出來了貌似已經遠離直美的童年創傷。家暴給好友帶來的恐懼讓直美心驚膽戰,在三番五次勸說加奈子離婚逃離那個魔窟沒得到回應的情況下,直美提出一個非常大膽且瘋狂的建議——“讓我們殺掉你的丈夫吧!”就這樣兩個女主人公走向了殺人逃亡之路。
小說中直美對加奈子丈夫的謀殺計劃看似是處于保護朋友的目的,其實也可以看作是直美對童年生活的恐懼,甚至是對日本傳統女性軟弱性格和不幸命運的抗爭。對于直美來說,殺死他,不僅僅是殺死好友的丈夫服部達郎,更是對童年時期家暴創傷的修復,也是對曾經因弱小而無法保護的母親的告慰。直美的家,從小就一直遭受父親的暴力,直到父親去世了,全家人才松了一口氣,直美可能在潛意識里就認為只有讓施暴的人永遠消失才是最安全的辦法,于是兩個女主人公就走上了“瘋狂之路”。
三、啟示
小說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加奈子和直美笑著踏上了去上海的航班,警察從人群中慌亂的沖出來,帶著逮捕令和服部達郎的姐姐的憤怒和悲哀……兩個女主人公通過殺人的方式擺脫了家暴,且不說會不會面臨法律的嚴懲,她們都至少擁有了想要的“自由”——加奈子喝到了甜的水,直美辭掉了并不喜歡的工作。
據調查顯示,在日本,近1/4的已婚女性遭受過家暴,因此,以加奈子和直美為代表的女性的反抗也許是歷史的必然。小說刻畫了女性在經歷家暴與磨難之后在傷痛中尋找自我與人生意義的心理過程,通過兩個女主人公在家庭暴力中成長歷程的描寫,揭示了女性自我追尋的深層內涵。女性要走出家暴的悲劇,不僅需要社會的干預和生存環境的變化,更需要積極的自我修復。
【參考文獻】
[1]奧田英朗.直美和加奈子[M].幻東舍,2014.
[2]黃芙蓉.艾麗絲·門羅小說中的婚姻暴力與女性成長意識[J].當代外國文學,2013(04).
作者簡介:李小莉,女,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