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杏薇
摘 要:語文綜合性教學在語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它還存在著些許的不足,但是,隨著我們共同的努力,綜合性教學一定會得到充分地發展,得到不斷地完善。從而,進一步促進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有效地提高了現代教學工作的實效性,是新時期教學工作開展的重點內容。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新時期語文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新的內容,是新課改中的關鍵性內容,也是教學中難點所在。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的性質和特點
1.性質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以語文為媒介,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各領域學科進行融合,在不同學科的沖擊下讓語文課堂上的學生形成自我反省、探究合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在求索中構建知識框架,在實踐中探索發現,在合作中快樂成長。綜合性學習以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前提,語文知識的學習得到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廣為擴散,隨著知識的大量獲得,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
2.特點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特點,不外乎是綜合性,自主性,合作性。綜合性作為首要特點主要體現在于學科資源的豐富和教學方法上的多樣。不同學科巧妙結合,聽、說、讀、寫樣樣俱全,理論、實踐交相呼應,將多元化教學作為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技巧,凸顯綜合性學習的首要特點。自主性是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中的顯著特點。它改變了以往“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被動學習狀態,將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又使其養成了積極思考的好習慣。合作性決定了人自我升華所能觸及的最高層級,綜合性學習教學法本著合作的理念,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團隊協作環節,在自我思考的同時又能恰當地與人交流,相互提高,在參差不齊的知識水平基礎下一齊進步。合作性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的特色之一。
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獨特的教學特點。首先,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語文綜合性學習顧名思義要體現綜合性。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想實現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就必須要體現語文教學內容的綜合以及教育功能的綜合,在語文學科的基礎上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其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強調語文知識與外界的聯系。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注重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最后,實踐性的特點。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直接體驗。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實踐的過程要重于結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過程的重視,突出過程的完整性,同時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的策略
筆者根據對當前我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相關教學理論的研究,并結合自己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對綜合性學習的有效開展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主題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關鍵。在綜合性學習中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打破傳統單調的教學形式,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設計,以開放多樣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地參與。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某一主題開展手抄報、黑板報、主題演講、班會等活動。這些活動往往能體現出很強的綜合性特點,不僅涉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而且在進行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能夠使其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得到增強。
2.優化教學內容,充分開發與利用語文學習資源
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實現對語文學習資源的充分開發與利用,是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保證。在綜合性學習實踐過程中,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經歷等,統一編寫的語文教材即使再全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身邊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發掘與研究,通過網絡技術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從而實現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對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灌輸式教育模式,通過對活動主題的選定以及教學方案的合理設計,來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問題的思考與研究,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語文知識的探討,或鼓勵學生進行教師角色的扮演,由他們自己進行知識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資料的收集能力和問題思考的能力,同時還加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4.堅持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設置的主題,適合學生全員參與,學生通過彼此合作與交流,資料的分享,能更好的完成這個主題。因此,在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候,老師在設計活動內容的時候,要堅持體現學生合作學習的原則,達到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在設計的時候,第一,強調綜合性,設計的題目要能讓學生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聽說讀寫能力都有體現。第二,實踐性,體現學生通過實踐,最終能教好運用語文知識。第三,要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精神。課外活動和作文訓練都緊緊的圍繞著這三面進行,不但能讓學生通過合作,形成一種團隊意識,而且能全面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項系統的學習過程,需要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理論的學習只是其中的基礎,而實踐能力的培養則是其中的重要延伸。
參考文獻:
[1]張小兵.農村初中綜合性學習的困惑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0(1):92.
[2]孫全明.淘盡黃沙始得金———談語文綜合學習當中的幾個誤區[J].新課程(教研),2010(6):108-109.
[3]朱敏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