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高中化學教育是培養(yǎng)我國高素質科技人才的基礎與關鍵。迅速發(fā)展的經濟與日益現(xiàn)代化的生產活動對高中化學教育提出嚴峻要求。能否滿足社會對復合型化學人才需求,高中化學教育首當其沖。為此,必須深入研究與評估現(xiàn)行化學教育的生活性,提出適當?shù)姆桨竵硖岣呓逃钚裕瑸槲覈萍紝嵙Φ娜嫣嵘於ㄈ瞬呕A。
關鍵詞:復合型化學人才;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理論性;應用性;生產性要求
現(xiàn)今世界的科技發(fā)展速度令人咋舌,而這發(fā)展速度正是一批批的高素質科技人才所創(chuàng)就的。未來的較量在某些方面體現(xiàn)在各國科技人才的較量。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急速發(fā)展,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科研成果舉世矚目。但很明顯的是,現(xiàn)行教育體制已有諸多不適應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經濟發(fā)展之兆,過于僵化的教育方式讓社會上有了“高中生除了寫題其余什么都不會”的認知。許多家長也傾向于孩子去學一門技術而非接受理論教育。高中化學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未來科技發(fā)展道路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性即應用性與趣味性,提高學生們的主動性,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化學人才,是形勢要求。為此,本文在進行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的必要性研究的同時,提出幾點實際性建議。
一、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1.我國高中化學教育現(xiàn)狀探究。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下,課程改革、教育優(yōu)化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近期高考改革又將會是我國教育改革史上的一個重大節(jié)點。
我國的高中化學教育方式有多種,現(xiàn)進行介紹與分析。(1)“講課—接受”方式。顧名思義,該種方式老師是教學實踐的中心,是知識的提供者。即大家所說的“填鴨式教育”。例如,高中化學必修1在講金屬的性質,闡明Na的性質時,只說明了Na與氧氣、水的化學反應,但是Na與酸溶液、鹽溶液的關系則沒有闡述。這容易使學生覺得Na只能夠用與氧氣、水反應。學生對Na的相關反應缺乏經驗,不能夠清晰地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膶I(yè)講授,以提高教學效率。(2)“活動”方式。通過相關動手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動手能力,讓學生動手以鼓勵學生們主動學習、分析、研究,進而對化學知識有更深刻地認識。舉個實例,高中化學課本在介紹金屬材料系列知識時,使學生積極查閱資料,通過多方面搜集,加深對合金的認識。(3)“獨立學習”方式。該方式重在激勵學生自己動腦,通過分析案例與課本知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問題。老師則負責解決同學們的問題,并做相關總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自學熱情。化學課本在講“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時,先讓同學們進行自學,然后由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fā)言,可明顯提高學習效率。(4)“探究、合作、實踐”方式。在教學中,該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設計相關實驗,并動手動腦去驗證結果,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以上只是對我國高中化學教育方式進行簡單概述。據(jù)此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高中化學教育方式多種多樣,但是由于高考中“分數(shù)論”的影響,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們接受的大多為第一種,接受知識,做筆記,做題,改錯題。這么一個流程已經是應試教育的核心學習方式。可這對于培養(yǎng)復合型化學人才來說,益處不大,甚至會扼制學生們科學思維的拓展。就美國來說,美國高中生沒有那么大的學業(yè)負擔,更多的是憑著興趣來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美國多科技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那個“世紀之問”。
隨著我國高考改革拉開帷幕,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必定會是未來教育方式的重點。
2.現(xiàn)代化的社會生產活動對高中化學教育的要求——生活性。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培養(yǎng)一個完整的、全面發(fā)展的人。而高中化學教育的核心則是培養(yǎng)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復合型化學人才。這些又都是實際生活即現(xiàn)代化的社會生產活動的要求。日益現(xiàn)代化的生產活動——農業(yè)現(xiàn)代化、工業(yè)現(xiàn)代化等,以及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這都需要化學人才提出相關解決方案。要想解決現(xiàn)在的生產問題,復合型化學人才是關鍵。
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性,是指要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實際應用性。讓學生明白化學在生活中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化學式思考,能夠進行技術攻關等活動,而非單單為了考試、得高分。趣味性指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在化學知識中能夠自我分析,自我思考,進而提出相關理論與問題,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應用性則需要為教學活動注入實踐因素,如讓學生進入化工廠進行實際操作,進入大學實驗室進行學習研究。
二、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的生活性的建議
1.應用性與趣味性。前面以闡述,生活性的內涵即趣味性與應用性。此點應是教育方式改變的方向與重點。眾所周知的諾貝爾,小時便追隨老師學習化學,大學后從事化學相關行業(yè)。在發(fā)生爆炸事故后,最親的人離自己而去,可他依然堅持進行化學實驗。如果不是內心的喜歡與趣味,是什么可以讓諾貝爾如此堅持?故而趣味性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一個教育方式的核心內容。
任何知識都是實踐的積累,最終也都應用于實踐,此即應用性。我們大多學子會寫方程式,能默寫元素周期表,可是一些最簡單的生活問題卻束手無策。在今天這并不少見。通過加入與社會接軌,與一些企業(yè)合作,與大學實驗室協(xié)商等等,諸多方法都可用于提高學生們的應用能力上。
2.教材與教師。高中化學教育的主要載體就是教材與老師了。二者綜合決定了高中化學教育模式的優(yōu)劣,同時決定了我國化學人才的素質。
數(shù)年來,我國教材不斷進行改革,我們的教育前輩們在此道路上灑下了無數(shù)汗水,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高中化學課本注釋內容需豐富。例如,對一些資料較少的化學產品、新材料等可增設一些小欄目,如生活中的化學、化學思維看周圍、知識拓展等,來拓寬學生知識面。
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可是說是學生化學道路的引路人,也是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的重點。老師的引導可增強化學學科的魅力,加強其吸引力,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對老師進行教育培訓,使老師們明確相關教育準則,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教育家孫家鐘先生在吉林大學時受到唐敖慶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淵博的科學知識的影響,奮發(fā)讀書,不斷研究鉆研,取得了巨大成果,在配位場理論等領域多有建樹,并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化學人才。
3.家庭教育。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都是在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下才培養(yǎng)成的。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了。從小受到的熏陶,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影響。都是化學老師的家庭中,孩子對化學的興趣以及化學能力一般是較高與平常家庭的。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教育改革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出家庭教育對學生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可成立化學小組,通過對家長的宣傳進而影響到學生。另一方面,可定期定區(qū)域面對家庭進行化學知識宣講,以加強影響性。
4.社會宣傳。大眾傳媒發(fā)展迅速,公益廣告、網(wǎng)絡宣傳、出版書籍、報紙刊登以及志愿者宣傳等,都是傳播化學的方式。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宣傳化學,可使學生更加了解化學,對化學更有興趣。如2014年河南城建化工學院去葉縣宣傳環(huán)保酵素,在宣揚綠色生活的同時,也將化學知識帶到了我們的身旁。
三、結語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各項技術持續(xù)發(fā)展,大數(shù)據(jù),電子商務,機器人,航空乃至核工業(yè)等各方面的高科技人才都在夜以繼日的努力奮斗,復合型化學人才在各行各業(yè)(如國防、化工、石油、環(huán)境保護等)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的加強勢在必行,長期的事業(yè)必從當下開始。
參考文獻:
[1] 李衛(wèi)陳.《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下的思索》.
[2] 顏杰.《現(xiàn)行中、日高中化學教材的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