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舉
摘 要:一個人的健康是做任何事的前提,尤其對于學習負擔極重的高中生來說,基本久坐是基本狀態,運動量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然而健康是一種需要去平衡的東西,即一種動態平衡,同時對于身體來說,適量體育運動對于人體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免疫功能和腸胃功能等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再者,適量運動對于人體情緒狀態、意志品質、人際交往能力及心理問題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更加需要注意的是超負荷運動和長期缺乏運動都會導致一系列疾病,因而對于高中生這樣久坐的特殊群體來說,在忙于課業之外要注重勞逸結合也極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生;體育運動;身心健康;相關關系;影響
一般來說,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身體健康。大量實驗研究數據表明:運動者個人根據自身的承受能力、場地、器材和氣候條件,選擇適用于自身的運動項目,并使其不超過自身所能承受的運動負荷,在運動持續一定時間后達到稍微疲勞且能迅速恢復、睡眠質量提高,在睡醒后感到神清氣爽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高中生更有活力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一、適度體育鍛煉與身心健康
1.適量運動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影響
適量體育運動對于高中生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免疫功能和腸胃功能等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對于學業緊張的高中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把身體比喻成一臺坦克,那適量運動就是坦克的維修保養師,如果這位保養師缺席了,即使坦克面對敵人再怎么堅不可摧,它自身的損耗依然是個致命的打擊。同理,高中生要保證身體健康,適量運動必不可少。德國醫學界發現,通過耐力鍛煉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體各個器官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心臟。中學生可以通過這種耐力訓練通過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可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使得心臟得到良好的休息和保養。
(1)運動生理學研究表明,進行體育活動不光能促進青少年骨骼的發育及成長,還能幫助體育鍛煉者使其關節更加靈活,加大動作幅度,同時還能增加肌肉的力量。適量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人體的運動系統,這對于改善高中生的運動協調性及體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適量運動有助于高中生預防一些心血管疾病,是一種保護心臟健康的積極手段。體育鍛煉可以改變血管壁的結構,從而改變血管在器官中的分布形態,心肌毛細血管的數量也隨之增加,這些變化均是心血管系統機能增強的表現,使得高中生擁有更強健的身體。
(3)適量體育活動對于高中生呼吸系統的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高中生處于發育旺盛期,其肺結構發育快速,呼吸頻率放緩,呼吸深度增加,呼吸系統接近健全程度。使其進行適量體育運動可以使高中生提高高效率工作學習的時間加長,滿足繁重學業對好身體的訴求。
(4)實驗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切且適度可以調節大腦皮層興奮,尤其是高中生這個青少年群體,可以提高人體神經免疫力。人體的神經系統遍布機體各部分,體育運動的進行需要中樞神經的指令。
人體進行體育運動時,需要肌肉不斷放松、收縮,這對于鍛煉高中生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機能有很好的鍛煉效果。高中生常常適量運動可以極大改善其大腦健康狀況,為其大腦供應充足的血液及氧氣,從而更好的保證其在校期間的學習及生活。
(5)適量運動可以幫助高中生加強腸胃蠕動,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消化分泌物,從而加速營養物質的轉化與吸收,這對于處在快速發育其的中學生來說是極為適合與必須的。
2.適量運動對人體心理機能的影響
適量運動對于青少年解決情緒狀態、意志品質、人際交往能力及心理等問題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1)高中生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再加上處于青春叛逆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情緒低落、沮喪、壓抑等不良情緒體驗,這種個體不愉快的情緒和意識會進一步抑制學生對于生活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其更加容易陷入一種消極的死循環當中。這時,運動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因為運動可以提高人的情緒喚醒水平,使人變得更加精神振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消極情緒體驗,使人變得更加積極。
(2)體育訓練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可以起到培養高中生優秀意志品質的作用。進行體育運動需要克服來自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困難,客觀困難主要有惡劣的氣候狀況(刮風,暴雨,大霧等)、場地問題(路面不平整)、訓練難度加大、身體因運動受傷等。主觀困難主要包括心理惰性、逃避、疲勞等。如此種種,都需要逐步克服才能完成體育訓練。所以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培養高中生自身堅強意志品質的一個過程,這對于中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有助于他們把這種意志品質遷移到學習、生活和與人交往的方面,利于其多方面共同進步。
(3)體育訓練往往能有機會結識跟多有共同體育愛好的人,這為加強高中生人際關系提供了條件,使得體育運動參與者社交范圍擴大。在這種情況下,體育作為一個人際關系的聯系,使得人高中生際交往更為順滑、流暢。而且很多體育活動是以集體為單位進行的,需要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加強了人際聯系,同時也為高中生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礎。
(4)體育往往被當成治療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法。隨著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壓力的增大,高中生人群中患有焦慮癥、強迫癥甚至抑郁癥的比例也逐年升高,。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醫生認為適度的體育訓練可以幫助治療抑郁癥,而且百分之六十的醫生同意將體育訓練作為一種醫療手段來治愈抑郁癥。對于患有抑郁癥且需要長期在校學習的高中生來說,體育鍛煉訓練法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過度運動對個體健康的影響
超負荷運動,會過度消耗高中生的精神和能量,從而導致身體無法快速恢復體力,更嚴重的會導致運動能力減退,傷害包括毛細血管、心肌系統、骨骼肌、內分泌等在內的各個系統。過量運動會使人體各個器官供血供氧不足,導致大腦早衰,減少壽命。這對于正在成長發育的高中生來說,顯然是不合適的,中學生運動一定要向專業人士請教(比如體育老師),采用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三、缺乏運動對個體健康的影響
高中生學習壓力大,眾所周知,這在某種程度上擠壓了學生的體育訓練時間。運動的缺乏對于青少年的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長期缺乏運動會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引起肌肉關節包括肩周炎、骨質疏松在內的疾病。同時會引起人體心肺功能下降,更易患上相關疾病。運動缺乏還會導致學生身體抵抗力下降。例如久坐不動就有諸多害處:血液循環流通差、引發關節炎和頸椎病、肌肉功能減退、消化功能紊亂、血液在血管里沉積,醫患心血管疾病等。長期久坐的高中生應該每隔兩小時進行至少十分鐘的活動,放松肌肉和神經。
四、結語
流水不腐,高中生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定期定量適度運動,可以使人身體良性發展,從而達到有效的強身健體的效果。當然過度運動非但不提倡,反而要十分警惕。總之,生命在于運動,適度有效的體育運動對于高中生來說更有奇效。運動之漫漫,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會有效果。
參考文獻:
[1]耿培新(人教版)《高中體育與健康必修》(全一冊)2004年5月.
[2]郭漫《體育健康》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