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閱讀是人自身發展和人類文明延續的主要途徑,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閱讀的發展拓寬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奠定了圖書館生存的基礎,充分顯現出了圖書館存在的重要意義。圖書館作為閱讀的重要場所,不僅可以為廣大的讀者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源與適宜的讀書環境,還可以通過專業的服務和閱讀指導吸引讀者、培養讀者閱讀習慣、擴大讀者群,推動社會閱讀的深入發展。社會閱讀的發展與圖書館閱讀推廣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社會閱讀;圖書館;閱讀推廣
一、社會閱讀的概念與形式
1.社會閱讀的概念。社會閱讀,指的是有閱讀能力的社會每一位成員在工作之外的一種閱讀行為。社會閱讀能夠讓有閱讀能力的成員成為閱讀的主體,使讀書與日常生活成為一個整體,以達到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目的。
2.社會閱讀的形式及變化?,F今,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的閱讀形式已變得更加的網絡化和信息化。從傳播方式看,除了傳統的紙質媒介,還增加了許多其他的閱讀形式,例如:數字化閱讀,人們通過網頁、微信以及手機上網等方式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更方便快捷。在數字化的環境中,公眾的閱讀習慣在悄無聲息地變化,閱讀方式已從“紙質時代”進入“紙質與電子并存的時代”。
二、目前我國社會閱讀的現狀
1.在社會高速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廣大民眾為了生存和發展,轉為從現實需要角度想問題,辦事情,追求快速了解信息,拓展知識面,很少進行深度閱讀,僅僅把閱讀作為放松的消遣方式,或作為獲取某種利益的手段。其中青少年讀者,由于面臨升學,就業等壓力,閱讀的功利性強,人文閱讀量偏少。
2.民眾的圖書意識不強,利用圖書館的能力低。目前,我國圖書館人均擁有量和人均閱讀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民眾還沒有將圖書館與他們的學習、生活、生產聯系起來;不愿意主動利用圖書館的資源。
2013年,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主持進行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最終成果在京發布。調查發現,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6.3%,比2011年的77.6%下降了1.3個百分點。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7.0%,比2011年的78.6%下降了1.6個百分點。這一系列數據無不顯示我國的國民閱讀率正處于一個“危險堪憂”的境地,國民對閱讀的熱情不是那么強烈。
三、促進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措施
1.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新技術進行推廣?,F階段,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的傳遞技術也不再是單一化而是更加多元化。隨著網絡科技與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民眾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寬。在這種新環境模式下,圖書館還依照傳統的宣傳欄羅列書籍名稱模式進行閱讀推廣的話,不僅達不到想要宣傳的效果,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更有甚者還會被其他宣傳信息覆蓋。因此,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構建現代化的閱讀推廣網絡平臺,讀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獲得相關的閱讀推廣信息;圖書館也可以積極與醫院、學校及其他政府機關職能部門共同合作電子閱讀推廣平臺,提高發布閱讀推廣活動的及時有效性。圖書館積極調整館藏結構,有效保障推廣的文獻資源,滿足讀者閱讀的不同需求;在文獻借閱過程中,要及時發現解決文獻數量不足的問題。做好各類文獻資源的電子存檔,便于讀者選擇。針對讀者的不同閱讀習慣,館內建立不同的文獻資源閱讀模式。比如在移動閱讀模式中,建立與各類移動終端及在線閱讀等系統匹配的閱讀模式。但是還有很多讀者因自身原因無法掌握現代化的閱讀模式,這就要求圖書館要定期舉行如應用移動圖書館的技巧,或者是如何在網絡上檢索文獻資源等相關閱讀技能操作的培訓,提高讀者的技能操作水平,降低技術操作中的問題。同時,圖書館還可以針對操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做問卷調查,針對具體案例進行培訓,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閱讀經典書籍的關注度。在公共圖書館中,保存的文獻種類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將更有推廣價值的文獻書籍進行羅列篩選,已成為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重中之重。在實際的閱讀推廣活動中,讀者直接面對的是圖書館篩選與推薦的圖書種類與質量,因此,圖書館要高度重視推薦圖書的篩選。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世界名著都比較多,這些名著因其較高的文學價值與內涵被世人廣泛閱讀并流傳。因此,公共的圖書館在篩選推廣圖書過程中就要將這部分世界名著作為首選,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體推薦不同的名著,從而有效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3.加強對網絡閱讀的引導。新媒體閱讀是一把雙刃劍,基于閱讀設備的便攜性、獲取信息的及時性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如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面對海量信息也不知從何處閱讀、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息鴻溝等。另外,數字閱讀往往因超鏈接而不斷分散讀者的注意力,致使讀者無法靜下來專心閱讀,也容易導致碎片化的淺閱讀。針對這一現狀,圖書館一方面要正確引導讀者進行網絡閱讀、手機閱讀;另一方面要提高大眾的閱讀水平、閱讀質量的根本,是進一步有效地進行內容建設的加工整合,突顯核心價值觀閱讀作品的研發和傳播,將包含本地區賦有特色的推廣數據庫,將經過時代淘汰而存留下來的文化經典,通過網絡推送給讀者。
4.積極豐富擴展服務內容與渠道。作為社會文化服務機構的一部分,公共圖書館在推廣圖書閱讀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這就要求它在推廣活動中必須要為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積極建立為全民服務的社會文化服務體制,在老百姓生活中圖書館無處不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共圖書館要通過科學有效的辦法開展城市文化公共服務建設,建立社區圖書館或者流動圖書館,方便社區居民閱讀并積極參與到圖書閱讀的推廣活動中,使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能夠更加深入人心貼近群眾。
5.推行開放式閱讀模式,方便讀者閱讀。公共圖書館在實際開放期間,要積極簡化借書流程,延長其開放的時間,提供一系列的免費或送書上門等服務活動,為讀者閱讀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此外,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主動到人口密集的社區或者馬路口組織免費辦理圖書借閱證的活動,同時積極解答讀者提出的疑惑。
四、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閱讀的發展離不開公共圖書館的推廣,構建閱讀型社會是一個長期、不斷積累和堅持的過程。公共圖書館要抓住機遇,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營造社會閱讀優良環境,使圖書館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時尚的、人們樂意去的場所。圖書館聯合政府、企事業單位、文化站、學校、新聞媒體等共同組織開展各類社會活動,使人們全面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受益于圖書館,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優化組合。雖然在閱讀推廣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但只要堅定信心,勇往向前,在推廣全民閱讀中不斷實踐充實,公共圖書館才能在社會閱讀中求得事業的繁榮和長遠發展,和諧文明的書香社會才會早日形成。
參考文獻:
[1]張暉.社會閱讀的發展與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J].圖書館研究,2014,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