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新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對于學生的整體德育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的思想品德課程過于死板,缺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使得思想品德教學模式封閉,不能向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標靠攏。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的意義出發,就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如何生活化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教學生活化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即生活”,應該將“在生活中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貫徹到實際教學過程中。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思想品德課堂要求“本課程的構建基礎即初中生要逐漸擴展生活”。因此,思想品德教師要不斷貫徹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將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將鮮活的世界交給學生去體驗,使得學生感受生活的崇高,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因此,教師應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首先,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對于課堂教學是一種突破,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效率。當學生從思想品德課堂中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就會愛上思想品德課,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上運用生活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以及判斷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巧用情境式教學
情境式教學包括問題情境式、多媒體情境式、創設模擬情境式等多種情境式教學方法。問題情境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生活化問題的提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問題的能力。提問是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方式,對于整個思想品德課堂的順利進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多媒體情境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了解,使其切實感受品德教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模擬情境式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模擬場景,讓學生以直觀的形式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學習《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在課前下載一些有關環境的圖片以及視頻,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展示,從而突出表現環境污染對于整個環境的影響。教師可以將自己生活中的環境圖片編輯到PPT中,通過今昔生活區的環境對比,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環境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從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多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在美國教育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這句話真實地告訴了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要多組織學生去看、
做。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使得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生經歷的體驗。
例如,在學習《責任與角色同在》一章節時,為了增強學生對于生活、朋友、親人以及自己的責任感,教師可以列舉具體的事件來說明。比如,在家庭中,作為一名兒女,應該體貼孝敬父母、多做家務,而不應該用粗魯的態度對待父母;在學校中,作為一名學生,應該上課專心聽講,遇到困難的同學要給予幫助,而不應該逃避打掃教室衛生的責任;在公共場所,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或是在公交車上給老幼殘孕讓座,而不應該隨地吐痰,或是偷別人的東西……通過這樣的具體實例,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行為實踐有親自體驗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自己的實踐,對角色與責任的關系感知會更深刻。
3.關注社會熱點
教材是一種受限制的課程來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是師生之間共同探求知識的過程,是一種體驗、活動。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探索,使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的質量,希望利用課程資源來構建知識和人生的生活過程。思想品德課堂,涉及了人文、自然、歷史等各種領域,所以如果僅運用教材中的內容教學會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思想品德教師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關注社會熱點,貼近學生生活,來增強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時代感。
思想品德課程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學生在整個學生生涯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優良品質。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找到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式教學、多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關注社會熱點等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以及整體道德品質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姜春玲.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10).
[2]張伍民.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堂中學習進步[J].學周刊,2013(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