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
摘要:寫作能力是英語學習應用的必備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我們學習英語輸出的過程之一,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和培訓,學習者應試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英語寫作能力依然較差。學生提起寫作往往是“談之色變”不愿意自己動手去寫。本文通過分析高職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并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探討如何利用微視頻教學激發學生的自我學習興趣,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把寫作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 微視頻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5-0139-02
一、高職英語寫作現有的教學現狀
當我們提到高職英語寫作時主要涉及的是英語應用文寫作,它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職業應用能力,但就現狀來看,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職業需要,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
(一)課程設置方面
在高職的課程設置中高職英語的教學課時較少,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教學,時間短、任務重,于是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導致了教師往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程重點進行選擇性教學,而寫作教學本來就是一個難點,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基本上在教學中往往是被忽視或刪除或進行簡短的蜻蜓點水式的一帶而過,很少針對其進行詳細的講解,同時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也不夠重視。
(二)教師方面
大學英語屬于公共課范疇,在大部分高職院校基本都是大班授課,大班授課的學生更容易接受聽和讀的教學,而寫作則是非常個性化的學習,要求師生之間有非常強的互動,這就使得寫作授課變得非常不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就只能通過作業練習來完成。但由于高職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作業批改尤其是寫作批改流于形式,教師很難對每位同學的每篇作文進行詳細的批改,關于學生寫作中的錯誤很難及時給出反饋,學生自己又很難發現自己在寫作當中的優缺點。這就出現了寫了一篇又一篇作文卻總是沒有提高的現象,使得老師失去了教的興致,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喪失了,最終形成了教師不愿意“教”、學生也不愿意 “練” 的現象。
(三)學生方面
就高職學生而言,本來學習積極性就不是特別的高,需要老師采取很多手段才能調動學習興趣,否則課堂就會變得死氣沉沉,變成老師自己的“一言堂”。而高職院校的學生構成復雜,英語水平本身的差異較大:一部分學生來自于普通高中,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整體水平不高;另一部分學生來自于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英語基礎非常差。同時由于寫作本身涉及語言表達和謀篇布局兩個方面,學生薄弱的詞匯、語法使得他們往往有話不會表達,而老師又不能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使得他們英文寫作的積極性逐步喪失,對英文寫作產生了一些抵觸情緒。
二、微課模式下的高職英語寫作
(一)微課的定義和特點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普及,我們邁入了一個信息時代,天天置身于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小說的“微時代”中,我們的教學也邁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微視頻教學時代。這種教學環境下我們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也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習慣隨之發生變化。而“微課”這個概念在我國最早是由胡鐵生提出的,他指出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了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是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從他的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微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短小精悍,微課一般是五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時間少很多,可以說微課只是其一個課程片段。2,主題突出,通常一個微視頻只包含一個主題和教學目標,把繁多的教學活動分割成一個個小片段,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有趣。3,容量小,微視頻由于時間短,通常容量也很小,方便學生把它下載到自己的移動設備中,以便課下進行復習和鞏固。
(二)高職英語寫作課中的微課設計
高職英語寫作課中微課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主題突出、內容具體
把微課應用到傳統課堂當中,我們的目的要清楚,微課只是作為傳統課堂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傳統教學,二者之間是一個互補的關系。微課涉及的目標是圍繞教學難點和重點來設計的,所以其所展示的內容就是傳統課堂的靈魂,因此一個微視頻通常只有一個主題,只針對一個知識點。就寫作而言,一個微視頻就只能涉及一種文體,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要講求職信的寫法,那么我們就可以在微視頻當中介紹信件的格式、寫此信的目的以及寫此信要達到的目的等這些內容。
2.形成系列化
微課程是依據教學內容所設計的,因此在運用微課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要緊緊圍繞這個總目標,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系統地設計其教學內容,以便幫助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寫作學習。另外,教師在針對學生寫作主題系統化的設計時,還應對學生易錯點進行特別的強調,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的技能并且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因此,微課程也應該是一系列的資源,而非零散的、單獨的資源,微課程是濃縮了的課堂資源,能夠展現課堂中的核心內容,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程資源了解整個寫作課程的知識內容。
3.課堂互動性增強
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課引入傳統課堂之后,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師生互動變得更加不可或缺。學生要積極地參與到微課程的制作之中,同時還要在觀看完視頻之后,對課程內容進行批注,提出自己的意見,課后還可以對效果進行反饋,使老師能更加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以及他們真正的需求。同時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對微視頻的內容加以優化修改,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效果。
三、微課寫作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一)微課錄制階段
在微課錄制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整理好教學內容,確定視頻錄制涉及的知識點,收集相應的資料,做好微視頻的設計;視頻拍攝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這是抓住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時間段,便于學生掌握知識點;視頻設計上不要過于花俏,應以樸實清晰為主,同時要搭建好適合本班級學習者的在線答疑、在線討論等信息化學習環境。另外,視頻上傳之后應當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監督,鼓勵學生組成學習討論小組,對所觀看的視頻進行討論分析。同時針對視頻設計作業,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二)微課教學階段
在微課教學中,首先老師要對學生的課前觀看效果進行詢問,了解學生觀看視頻后的感覺。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在授課當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在觀看視頻時的表情以及言語,對他們的參與程度有一個整體的把控,同時還要對學生在觀看時遇到的難點進行闡釋,對他們的錯誤解讀進行糾正,作出一個及時的評價和反饋。
(三)課后評價階段
對于微課教學來說,課后鞏固尤為重要,在寫作的課后練習中出現的各類錯誤,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這種反饋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采取在線反饋,可以是總結性反饋。另外,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使用一些寫作軟件(如句酷批改網、如易改軟件)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批改、修正,以不斷內化所學的相關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微課作為一種新生的教學資源,把其引入到高職應用文寫作的教學當中去,對傳統的教學是一種革新,打破了傳統的老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也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授課熱情,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2]黃海青.翻轉課堂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研究[J].軟件導刊,2013(6).
[3]王東洋.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4(3).
[4]易冬鳳.基于“微課”的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探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
[5]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遠程教育,2013(1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