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海
摘要:在初中的英語課堂里,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能夠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身到課堂當中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學生的口語和寫作的能力。互動教學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輕松地掌握學習方法、透徹地理解學習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互動 教學模式 英語課堂
英語課堂中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還可以相互之間產生有利的影響,更好地達到教學的目的、提升教學整體的質量。
一、互動的教學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一)互動的教學模式的概念
互動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互相影響、互相統一的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既是主體、同時又是客體的討論和互動。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的關系,并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擔任課堂里的主要角色,對教師和學生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互動的教學模式的特征
1.互動的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同等重要的主體,這種教學模式的內容、目的、情境把教育性的特點充分給體現出來了。
2.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相互影響,而不僅僅是傳統教學模式里教師對學生單方面的影響,這種持續的動態教學過程所產生的互動作用,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得到身心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交互性、持續性這兩種特點。
3.互動的模式有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來看,有教師和全體學生、教師和部分學生、教師和一個小組的學生互動的形式,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看,有學生和其他學生個體、學生和學習小組、學生和學生全體的互動形式,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社交的能力。
二、英語互動教學的必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通過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可以構建一個與閱讀材料相關聯的學習環境,能夠加深對閱讀材料背景知識的了解程度,有所準備的去讀閱讀的材料,如在學“People and places”這一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粗略的讀材料階段,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找教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在讀完材料之后,學習小組長要幫助那些比較難理解材料的成員去理解與問題相關的段落,清除詞匯方面的障礙,小組成員要自發性的去找出重難點的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教師要做的就是針對性的進行補充,這種閱讀訓練,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去,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對優秀寫作范文的展示和講解,找出學生可以借鑒的優點。其次,要做的就是給出學生一些詞匯,讓學生口頭造句,再根據自己造出的句子為寫作的材料,讓學生進行寫作。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教師從批改的英語作文里挑選出優秀的文章讓全體學生欣賞,共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這種寫作的訓練,能夠讓學生掌握寫作的要點,而寫不同題材不同內容的英語作文,可以使學生的英語成績得到顯著提高。在學“Plans”這一課文時,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口頭造句,再根據造的句子進行寫作,如我的暑假的計劃、我的學習計劃、我的出游計劃,這些都可以作為英語作文的寫作題目。
(三)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通過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了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構建一個與聽說訓練相關的環境,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教師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給學生分發訓練相關的材料。學習小組根據教師分發的材料進行探討學習,再在課堂上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和匯報,學生也可以改變書面材料里的角色進行人物扮演,隨后,學生小組再針對性地對與新知識相關的內容進行話題討論。最后,教師再做最后的總結發言。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英語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讓學生感到輕松、舒適的良好學習環境,讓師生在這樣一種環境中進行交流、互動、探索知識。首先,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有待挖掘的潛能,為他們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如在課堂剩余的十分鐘里,以游戲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次,教師要換位思考,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感受他們的思維方式,了解他們對知識的需求并盡自己所能的去滿足,在與學生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前提下,能夠幫助教師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最后,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友愛的氣氛,在言行舉止中表現出對學生的愛和關心,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去。比如,教師在課后可以放低姿態,平等地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學習狀況,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地給予幫助。
(二)創造與課文相關的情境
首先,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來達到這一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課堂去。比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愛表現的心理特點,通過設計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其次,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在恰當的時候設計懸念,通過學生自己去探索懸念的答案,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最后,教師可下載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能夠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習難點知識的時候不會感覺到那么吃力,學生就能夠主動并大膽的參與到整個教學課堂中當中去了。比如,在學“Photos”這一課文內容時,教師就可將自己生活的照片、或者一些學生愿意展示給大家看的照片拷入到電腦設備中,呈現給學生看,能夠在課堂里營造一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對學生學習新知識起著很大的幫助作用。
(三)讓學生能夠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要求學生進行合作的學習,提升學習效率,而要想實現合作學習的目標,教師就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合作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能夠和平共處。學生可在小組里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團隊協作,共同去探索問題的答案,探討完畢之后,教師可要求每個學習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的匯報總結,學習小組可以通過這種匯報總結的方式得到一些新穎的觀點。便于在更廣的范圍內探討學習,學生要主動地爭取表現機會,不要等到機會來敲門,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競爭意識。比如,在學語法知識的時候,有很多的重難點知識,學生可一起探討,在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設置與語法知識的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最后再進行總結匯報,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結束語
初中英語互動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能夠改變課堂沉悶、單板、乏味的嚴肅氣氛,教師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與課文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綜合素質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擔當課堂的主要角色,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相長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秀菊.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2013,(04):68-69.
[2]陳志東.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反思[J].中學課程輔導,2012,(19):85-+88.
[3]陳愛榮.創設情境,生成互動——淺談初中英語互動課堂的創建策略[J].讀與寫,2015,(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