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道銓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點微探
文/吳道銓
本次研究探討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點方面的內容,文章首先簡單介紹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提出在進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時必須要重點抓住教學要點進行教學。其后,文章詳細分析并指出了小學高年級語文的幾個教學要點。在文章的最后,對本次研究進行了總結。
語文是我國義務教育體系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科目。小學高年級語文是義務教育體系中語文教學的分水嶺,學生由低年級的拼音識字逐漸過渡到高年級的閱讀理解和寫作。在這一時期,學生能否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這將直接關系著他們未來的語文課程學習。針對于此,在進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時,必須要重點抓住教學要點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同時增強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
在進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時,必須要抓住如下幾個教學要點,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1 確定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
作為一門語言課程,語文所包含的知識非常豐富,其中涵蓋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確定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這樣在教學時就可以有針對、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從而避免教學混亂的情況出現。在每一堂課開始前,語文教師要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的,同時制定好本堂課的教學計劃,要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盡可能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來制定出針對性教學計劃。以語文寫作為例,很多學生對寫作非常發憷,每當到了作文課就頭大。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重點講述寫作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同時增加學生練筆次數,這樣時間一長,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獲得顯著的提升。
2.2 豐富教學內容
在升入高年級后,學生的漢語詞匯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很多學生也閱讀了大量的讀物,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在這一時期,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應該只關注教材中的文章,要豐富教學內容。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面太窄,而且閱讀量不足。針對于此,語文教師要嘗試引入課外資料來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同時給學生提供符合他們語文學習需求的課外閱讀資料。長此以往,學生不僅可以從課外閱讀重鞏固自身漢語語言基礎,提升語言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豐富語文知識。
2.3 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在步入21世紀后,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和新媒體來提高工作效率。在現代教育中,很多學科的課堂教學都開始引入計算機和新媒體來進行教學,例如化學課堂通過多媒體視頻演示化學實驗等。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借助于現代化設備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創造情境,繼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借助于多媒體,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各種聲音與畫面,從而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中學習、成長。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借助于現代多媒體技術把課本上難懂的知識轉變為學生熟悉的畫面和情節,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融入到畫面與情節當中,使其對課本上的知識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4 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是,現代教育的主體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在素質教育環境下,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這也才可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理解“學生是教育主體”的涵義,要通過合理的引導來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靈活使用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從而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完成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喜愛和語文綜合能力。
2.5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21世紀,創新是發展的前提,只有不斷地開拓創新,才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每當教師教授學生某個知識點時,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并且提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小學時期的學生心智發育尚未成熟,也沒有形成完善的思維能力和價值觀。針對于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做好課堂教學的形象化。例如在進行古詩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些與古詩相關的動畫故事或典故視頻。學生在觀看有趣的動畫故事時大都會捧腹大笑,對于古詩的理解也會得到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在這種趣味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得到發展與進步。
總的來說,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是學生從學習入門級語文到學習初級語文的轉折部分,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成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初中時代的語文成績。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竭誠對待語文科目教學,盡可能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管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