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兆森
摘要:小學在我國的教育體制當中,屬于教育啟蒙的一個初級階段,對于人才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著更強的邏輯性。所以,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培養。探討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變化,并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
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進行培養與強化,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掘,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以上提出的改革要求,都是中國教育發展改革的必由之路。所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設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并使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能夠順實現。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新教學目標
(一)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作為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對數學的學習是極為重要的,與之同等重要的是加強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和語文英語等偏文學科不同,數學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方面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基于以上原因,教師要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一個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并有意識的將生活當中的相關問題穿插在課堂的教學之中,從而做到讓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有一個整體上的提高。
(二)重視知識與實際的聯系
數學課堂上的知識和我們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日常生活、建筑等許多方面都會有數學知識的應用。毫不夸張的說,數學甚至是一切生活的基礎。由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述數學在生活當中應用的實例,從而調動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轉變角色定位,鼓勵創新思維
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要適當調整教學策略,對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在課堂上尊重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在引導者角色上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一個數學教師,要在為學生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方面不斷努力,并致力于把學生學習的壓力降到最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促使學生加強對學習內容的思考,允許學生在思考之后提出不同觀點和看法,此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應是獨立自主思考,這樣一來就能更好地使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得到鍛煉。
例如,在講解《量一量,比一比》這一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先讓同學們自己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多方面的測量,在對長度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之后,再提出某一事物,讓學生用自己測量過的事物描述該事物的長度,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一來,對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就得到了一定的鍛煉。
(二)優化教學方式,營造創新環境
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進行培養之外,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在創設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時,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啟發式、設疑式等許多種教學方法,以此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訓練。
例如,在講解《認識時間》這一課程的過程當中,教師先對時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行舉例,強調認識時間的重要性。隨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他們講述自己希望將來人們通過什么高科技的方式來認識時間;在向學生們介紹時鐘時,首先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規律,再講述出來,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能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產生激勵作用,對學生創新思維發面的培養有一定的幫助。
(三)科學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果對創新思維進行一個簡單的概括,那么就是不受常規思路的局限,采用一種獨特的和全新的模式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此達到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鍛煉的目的。教師還要給學生創造民主、自由的環境,讓學生敢于發問、敢于質疑,使學生在開放的課堂環境中迸發出不一樣的思維。同時要對教材進行合理利用,從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發,布置相應的例題進行訓練,爭取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寬松、自由的思維空間,以此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不斷提高。
例如,在講解《圖形的運動》這一課程內容時,首先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對稱的,哪些事物是不對稱的,對稱的事物因為什么而對稱,這就是對其獨立思維的一種鍛煉;在初步了解軸對稱圖形之后,要讓學生能夠迅速確定對稱軸,并在掌握知識之后,可以自己創造一個軸對稱圖形。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同時,要加大對于數學教材研究的力度,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一定要掌握,并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深入思考,以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
(四)游戲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對于小學教學來說,游戲教學的方法還是非常常見的,運用游戲教學的方法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增添一些生機和樂趣,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全身心投入。因為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和愛玩的,教師要做到的是很好的利用這種天性而不是扼殺。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要在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小游戲的時候,把數學知識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學生在集中精力參與游戲的同時,能夠潛移默化地增長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加強了學習,而且可以使自身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例如,在講解《位置與方向》這一課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生活當中的各種現象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生對位置和方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開展一個相應的游戲來對學生分辨位置方向的能力進行訓練和加強。通過這種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對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很好的鞏固,同時又讓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促使學生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有效提高。
(五)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小學數學課堂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加重視。在信息技術和數學學科的有機結合之下,能夠實現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課程的教學一體化。因為數學當中的許多知識是抽象的,其中有許多圖形上的知識,單靠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的頭腦中有一個具體圖形形象。此時,教師如果能把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用圖像與視頻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地為學生進行展示。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對問題主動探索的習慣得到了培養,教學效率和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課程內容時,如果沒有多媒體設備,教師就要在黑板上做大量的板書作圖,因為手動有誤差,作圖難免不準確。如果借助多媒體設備來進行展示,不僅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的質量,也會讓圖形的變化更直觀,老師口中的圖形變化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對學生思維的鍛煉有極大的幫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要求廣大教師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與較高的工作熱情;提高能力,增強信心,努力把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任務圓滿完成。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初步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為建設創新型中國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穆琳.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102.
[2]劉文芳.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呂素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