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利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因為接觸數學的時間短,因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思維混亂的情況。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還需要利用引導策略,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方法,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法,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進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探究式模式 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傳統教學模式也逐漸出現創新發展,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其中探究式教學模式則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有助于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顯著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現在探究型課程已成為新課改課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學習的研究性學習方式的主要載體。
一、積極引導自我探究新知識
因為小學生難以在長時間內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相應的引導措施,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備課時還要先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從而確保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將核心的知識內容,放到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進行講解。另外,在開始講課前,教師要充分利用引導策略,利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引入新的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
比如,在學習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長方形的問題,然后再運用長方形的問題,引入正方形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轉換關系,來理解正方形的知識。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常見的長方形或是正方形的物體,讓學生對這兩種幾何圖形有進一步的了解。學生通過對熟悉事物的觀察,并從中學習到相關的數學知識,在這種教學引導的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學習效果得到增強,而且學習質量也得到了提升。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方法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因為接觸數學的時間短,因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思維混亂的情況。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還需要利用引導策略,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方法,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法,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如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知識不夠全面和系統,教師還要在其中做好監督和總結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重點和知識難點。另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聯想到從前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一個系統。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討論三角形的特征,并對三角形進行分類。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有關三角形的知識的理解程度,以便教師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真正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三、有效應用疑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巧妙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學生不僅能夠發現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還能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教師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去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方法。另外,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通過設計問題,提出疑問讓學生進行思考,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為其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可以讓學生選擇四根木棒中的三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并提出問題:“為什么有些木棒可以擺成三角形,有些卻不能?”學生通過思考,可以了解到一個規律:三角形的兩邊小于或等于第三邊時,就無法圍成三角形。這樣不僅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四、積極糾正錯誤,深化學生學習效果
利用探究性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因為認知水平有限,在思考和理解所學知識的過程中出現在所難免,教師還要正確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應積極引導學生,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首先,教師在對學生所犯錯誤進行分析時,還要判斷學生出現錯誤的類型;其次,再根據不同類型的錯誤進行引導和分析。
例如,在講解有關“分數”的數學知識時,教師要先向學生講述分數的基本知識,等學生掌握了分數的基礎知識以后,在設置一個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將一根木棍從中間部位截斷以后,每段木棍的長度是木棍原有長度的幾分之幾?再把截斷以后的其中一根木棍從中間截斷,重新獲得木棍是木棍總長度的幾分之幾?”學生在思考以上兩個問題的同時,容易對第二個問題理解錯誤,這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思考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并利用學生犯的錯誤來引導學生對分數的基本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課堂知識。
五、結束語
伴隨著課程改革措施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事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在這種環境下,國家對于教學質量又提出來更高的要求。針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教育工作人員也對此有了更深的認識。探究性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進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衛成.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6,(04).
[2]高殿中.基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J].數學大世界,2016,(05).
[3]詹昌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探究學習[J].科學咨詢,2008,(07).
[4]孔令虎.小學數學“問題自主解決”立體化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02).
[5]余美芳.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