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新時期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著重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提升教學成效。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較為陳舊,由于學科自身特性,內容較為復雜、抽象,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明確自身職責所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著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本文主要就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創新能力 數學素養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同時也是國家得以長遠發展的動力源泉。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社會進步飛快,對于高素質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作為教學初級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素養和學習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如何能讓剛剛入校不久的學生承擔起未來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重擔,還需要對教育事業進行創新和優化。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迎合時代發展需要,明晰新課改教學要求,創新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加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創新課堂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首先,這就需要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予以創新,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在自由、輕松和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但是,課堂教學環境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營造,進一步明確自身職責所在,同學生積極溝通和交流,避免用嚴厲的態度對待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數學知識,鍛煉邏輯思維能力。也正是這樣,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才能保持長時間的思維活躍,從而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考問題。其次,教師還應該從多種角度去鼓勵學生思考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問題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結果同樣存在差異,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勇敢的將自身的看法表達出來,樹立更加堅實的自信心,不怕犯錯誤,在大量實踐中提升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諸如,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分析,避免拘泥于一種方法,從多種角度展開思考。盡管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思考此類問題難度較大,但是對于此類問題的分析可以獲得多種結果,這些問題均是值得學生思考和分析的,對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用更為突出。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同其他學生或老師進行交流,在思維碰撞中產生新的火花,勇敢的將自身的看法表達出來,即便是錯誤的也沒有關系,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指出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幫助學生及時改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創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師課堂角色
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要。教師在創新教學理念的同時,應該確保營造的教學氛圍輕松、愉快,樹立正確的教學態度,盡可能規避以往教師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特殊對待,避免學生害怕犯錯誤而不敢去發表自身看法,邏輯思維僵化,創新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培養。故此,教師應該轉變課堂教學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困惑和不足。在盡可能降低學生犯錯率的前提下,能夠具備足夠的耐心去幫助學生開展學習活動,避免過于沉重的壓力來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還應該對學生的看法和見解予以充分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信心,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提升學習成效。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近些年來應用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在實踐中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能夠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學習中,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诖?,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年齡和興趣愛好后,有針對性的創設教學情境,因材施教;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整合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將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成效。
如在講解三角形穩定性時,很多學生對于三角形穩定性的概念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在實際生活中發現不了三角形的具體應用例子。基于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在互聯網上下載更多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圖片示例,或是鋼結構的拱橋,或是埃菲爾鐵塔里的三角形,抑或是自行車的大梁結構等,利用這些圖片生動想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記憶三角形穩定性相關定義。
(二)創新趣味教學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年齡較小,在學習中更多的是在興趣基礎上開展學習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氛圍,融入趣味性元素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投其所好,像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元素,卡通元素,或是一些明星元素,將這些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其中。如在學習百分數時,可以將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融入其中,如“懶羊羊去商店買了一個蛋糕,但是被商店促銷廣告沖擊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商家甲說他家青草蛋糕九折,商家乙說他家蛋糕比原價便宜百分之九十,懶羊羊應該選擇哪一家的蛋糕?”通過這樣的故事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考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還可以提升學生自信心。
(三)創新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討論后得出最終的結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小組討論時,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學生能夠獲得發言的機會,敢于發表自身的見解,在教師的幫助下提升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開展學習活動,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呂玉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09):180.
[2]路扶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09):189.
[3]許春陽.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都市家教,2014,(09):1.
[4]周應學.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14,(23):140.
[5]張淑平.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57):7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