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
——以上是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首屆(2015)年會中引用的西方諺語。奈斯比特認為,現在有一個危險的傾向,就是經濟的壓力會使教育的水準和人類道德的標準下降。教育的本質絕對不是把大腦灌輸滿,而是鼓勵和激發學生的靈魂和心智。如果我們還是把籃子裝滿,那只能是漸進型的改革;如果我們想點燃一盞燈的話,就是一個革命性的變革。
沒有技術的幫助,諸如網絡資源在內的許多教育經驗就無法獲取。但更重要的是,處于支配地位的科技會對教育產生負面影響。
——科技能否促進教育的發展?對于這一問題,課程理論專家威廉·派納指出,處于支配地位的科技會重建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使他們之間不再需要互相適應并以此來決定學習的方式與內容。這是一種控制學習的“方便法門”。這樣看來,原本應是“復雜對話”的課程就會變成項目間的對話,而不是真正的對話。當本該是交互式形態的課程僅僅提供文本或產品之時,教學也就淪為了其所采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