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曉東
【關鍵詞】 物理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8—0081—01
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學生不僅會用實驗研究物理現象與規律,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物理概念,以形成物理思想,還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測量方法,培養物理實驗技能以及嚴謹的實驗態度、科學的實驗方法和良好的實驗習慣。然而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這成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絆腳石。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 學校對物理實驗教學不夠重視。這突出表現為在置辦物理實驗教學器材方面比較吝嗇,導致實驗器材短缺,無法達到應有的實驗教學效果。由于高中班額比較大,一般都在70人左右,而有些實驗由4人一組進行,有的需要2人一組進行,但由于實驗器材數量有限,無法保證一節課時間完成分組實驗,也無法滿足每個學生動手實驗的需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只能將學生實驗變成演示實驗。這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也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另外,物理實驗器材、實驗藥品更新不到位,一些實驗器材陳舊落后,且由于種種緣故得不到更新,使得一些實驗無法進行。
2. 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過分強調程序化的實驗模式,忽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隨著多媒體的應用,很多教師將物理實驗的視頻展示給學生看。播放視頻既節省時間又可以省去親自做實驗的很多麻煩,因此每到實驗教學時,教師就會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實驗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實驗步驟。這種行為逐漸取代了學生的動手實驗和操作實踐,直接偏離了實驗教學的初衷,使學生體會不到實驗的樂趣,也不能體會到動手操作的魅力,更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二、改進對策
1. 精心挑選實驗內容,增加探究性實驗。物理實驗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自主學習,通過實驗探索物理現象及其規律。這種教學方式有一定的創新意義,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使學生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有用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求學生在實驗前要明確實驗的目的、過程,理解實驗的內容。在實驗過程中要堅持不懈,不怕失敗,認真謹慎地完成每一組實驗,進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為科學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2. 增加實驗內容的趣味性。在進行復雜的實驗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先對實驗進行講解,做一些有趣的鋪墊性實驗,先激發起學生的實驗興趣和積極性,再逐漸引導學生去做分組實驗。例如,利用常見的材料做一些富含趣味性的實驗,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為后面的實驗打好基礎。
3. 高中物理實驗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大多數情況下物理實驗都是教師在演示,學生一般先是聽教師講解,接下來看教師做實驗,最后聽教師進行實驗總結。這樣教學,不僅達不到實驗教學的目的,還可能使學生產生坐享其成的惰性思想,同時他們還會逐漸地失去做物理實驗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認真分組,并指導學生認真完成分組實驗,以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實驗興趣。
總之,學校和教師要高度重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切勿因為考試需求而遏制學生的發展和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注意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根據學生需求和興趣,合理運用教學儀器,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實驗、學習環境,更科學地培養學生物理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只要學校和教師積極配合,運用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做好每一個物理實驗,學生的物理實驗實踐能力就會得到長足的培養和發展,學生就會形成堅韌的科學追求態度和精神。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