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懿
摘要:班主任是在學生的教育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角色,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身心健康問題都有著重要影響。如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當前教育中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小學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通過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創建和諧關系的含義對當前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中的問題以及如何創建師生和諧關系的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師生;和諧關系
和諧發展是當前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小學校園中,創建和諧校園的關鍵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特別是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關系和諧不僅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身體和心理也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創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的含義
1、有利于學生學習進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也就是與學生創建關系的過程,所以,如果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融洽的關系,就會讓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對于班主任給出的建議也會給予積極反應,如此一來就大大提升了班級的和諧氣氛。反之,如果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很緊張,學生普遍都會對班主任產生厭惡等等不滿情緒,甚至導致學生厭學都是有可能的,這樣是極不利于學生學習的[1]。
2、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對于小學生來說,班主任是除了家長接觸的最多的成人,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超乎想象。如果學生和班主任的關系保持的非常融洽、良好,那么小學生就會覺得很放松,而且在學習上或者生活中遇到問題,也會主動找教師詢問方法,并且請求幫助,進而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反之,如果與班主任的關系鬧的很僵,學生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上的問題都不會找教師,久而久之,學習成績下降不說,心理也會變得不健康。
3、有利于學生性格發展。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性格的發展,師生關系相處融洽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而且在這樣和諧的環境下長久發展,會讓學生形成隨和、友愛、寬容等等優秀品格,對學生未來的性格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創建關系中的問題
1、教師對小學生缺乏耐心。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身體和心理處于發育起步階段,一般都有自制力差、反復犯錯誤等等特征,但是對于部分缺少耐心的小學班主任來說,就會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管制學生。比如,對于犯了錯的學生,教師就當著學生的面對家長告狀。有的教師為了管制住學生好動、犯錯誤的問題,直接實施體罰學生進行管制。很多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進行差別對待,會讓學生感覺很不公平等等。這些現象不僅會讓學生的自尊心、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等受到嚴重的傷害,而且和班主任也不可能產生心靈相通的感覺,還會讓小學生對班主任產生很大的意見。部分班主任對小學生沒有關愛的舉動,而且之間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性格愛好等等問題,和小學生的溝通交流也是少之又少,這些原因基本造就了師生關系不和。
2、教師的管理方法不合適。教師對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只有極少一部分的班主任可以從內心做到對學生真正的公平民主管理,以及師生關系平等。班主任總是一副身處高位的樣子,導致班級中只要有教師在就沒有和諧的氛圍。小學生是具有自主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但是部分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太過苛刻,這不讓,那不讓,只能讓小學生按教師說的做,使得小學生逐漸失去能動性和創造性。還有部分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模式過于窄小,只把學生定位在學校中,對于學校要求達成的班級管理社會化完全沒有實現,完全約束了小學生的發展。
3、教師排斥班主任的崗位。很多小學班主任從內心上來講是完全排斥這項工作的,普遍認為班主任這項工作非常繁瑣、辛苦,而且在薪資待遇上也沒有比普通學科的教師高多少。而且很多小學班主任都是學校強行安排的,所以教師也是不得不做這份工作,所以很多教師并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做班主任這項工作,對于班主任分內的工作盡量讓自己做完,但是對于和小學生建立起和諧關系,對于排斥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來說很難做到。
三、創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的方法
1、正確對待師生關系。很多班主任從心底就不認同平等的師生關系,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學生害怕和班主任進行溝通,這不光對教學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會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朝不健康的道路發展。所以,在班主任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準確的把握師生關系,不管在學校里還是課堂中,班主任都要有正確的師生觀,隨時認清自己的位。在管理學生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度,過于嚴苛的管理會讓學生失去個性以及能動性,所以一定要在自由、民主的教育觀念基礎上,對學生實施平等的管理,讓每個小學生在班集體中積極表現自己,踴躍參加集體活動。
2、積極發現學生優點。小學階段是孩子處于身體、心理成長的年齡,他們對于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但是缺少專注性。所以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對每名學生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明白每名學生的內心需求或者內心想法是什么,對學生都進行全面的認識之后,才能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找到適合每個人的學生教育方式,從而得到最佳的教育成效。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進行相互了解的過程中,把學生理解的越徹底,師生之間的關系就越和睦[2]。班主任還要擅長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表揚學生,引發學生的積極性,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反之,如果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或者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語氣非常不耐煩,并且用批評學生的口吻與學生對話,會讓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對班主任也會生成厭惡、反感情緒,讓師生關系處在非常緊張的狀態,進而使得學生更為不聽話,甚至有厭學的心理。
3、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小學到大學,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會有優等生和墊底生的差別,所以,班主任要實施“讓優等生繼續保持,學困生各方面進步”的教育管理方法進行管理。小學生處于一個自制力差而且專一性弱的階段,心智處在不成熟的情況,還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所以經常因為貪玩而忽略學習,造成學習成績比較差。這就需要班主任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理解學習的重要,引導學生發掘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比如上課認真聽講、回家先寫完作業等等。
四、結語
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直接建立和諧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的同時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不管對于他們的身體還是心理影響都是積極向上的。因此,需要加強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教學活動、班級管理等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閆會英.如何構建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J].作文教學研究,2015,06:123-124.
[2] 李華麗.淺析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