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電成
摘要:習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一項學習任務,之所以困難,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習作教學不符合生活實際,學生缺少生活經(jīng)驗導致可以應用在習作上的內(nèi)容太少,習作其實是一種對生活的描繪,所以,將習作“生活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是針對小學“生活化”習作教學對策進行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對策研究
習作體現(xiàn)的往往是一個人的生活,生活豐富了,習作內(nèi)容自然不會枯燥無味,小學生怕寫習作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覺得沒有什么可寫,無話可說,“詞窮”的現(xiàn)象也比比皆是,即使寫出來也是為了完成任務,文章自然也達不到老師的期待。因此,加強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使習作教學更加“生活化”是有效提升習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以下就是針對小學“生活化”習作教學提出的幾點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寫作素材的來源地,如果想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觀察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進行小學的習作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現(xiàn)在的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其他事情毫不在意,父母很少有時間帶孩子出去玩,學生們經(jīng)常是學校和家庭兩點一線,生活閱歷當然會少,生活閱歷少的孩子,他的知識面和想象力也不免收到很大制約,習作內(nèi)容更不可能達到精彩的境界了[1]。
要想要讓小學生的習作有內(nèi)容,有特色,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一個好辦法。教師應該善于指導學生如何觀察生活,無論是生活中接觸的人:家長、老師、同學、陌生人;接觸的物:花草、天空、大海;接觸的事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觀察的方向。僅僅觀察表象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全方面的觀察生活,在觀察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觀察生活的根本不是感官帶來的,而是思想帶來的,只有把這兩者結(jié)合起來才能將生活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
小學生對于很多東西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加上他們好玩的性格,在進行習作時往往想不起來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進行記錄的習慣,隨時觀察生活并且將觀察的結(jié)果進行記錄,可以讓學生隨身攜帶一個記錄本,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意義的事就及時記錄下來,經(jīng)常翻閱,為習作的寫作奠定基礎。舉一個例子,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中有一篇習作,要求描寫自己的家鄉(xiāng),在進行習作指導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觀察生活,讓學生對每個時段的家鄉(xiāng)都進行觀察并記錄每個時段家鄉(xiāng)的特點,之后找到最具有家鄉(xiāng)特點的一處景物重點觀察,在習作中進行生動的描寫。教師應該讓學生從低年級就明確文章要有一定的寫作順序,比如從早上寫到中午再寫到晚上,讓習作有一個時間的順序,觀察不同狀態(tài)下的景色,從而將景色描寫的更加真實并且精彩,當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足夠多了,寫作起來就更加真實、具體。
二、善于帶領(lǐng)學生體驗生活
兒童的思維模式不同于成人,他們的很多情感都是在特定的一個環(huán)境中才能產(chǎn)生的,對生活的體驗決定著學生對寫作是否有寫作的激情。而小學生“害怕”習作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寫的,對于習作的題目沒有自己的理解,或者對要求寫的相關(guān)生活體驗淡忘了,總而言之,就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太少。在進行習作的指導時,教師應該由淺入深,從學生熟悉的方向開始,讓學生進行寫作。用簡單的習作題材,教會學生多種寫作手法,然后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與習作要求對應的情境,讓學生對習作的題目有了真正理解,真實的感受生活和學生的寫作激情被激發(fā)出來之后,再讓學生動手寫作,學生自然會感覺到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
再比如關(guān)于描寫自己的生活中有趣的一件事,這個題目就是對學生觀察生活要求的重要體現(xiàn)。很多學生的生活是很枯燥的,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描寫,所以在進行寫作時毫無新意,記敘文時都會寫一些“扶老奶奶過馬路”等經(jīng)常被使用的習作題材,寫出來的習作自然不會有趣,更不會生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一場有趣的游戲,在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場游戲進行錄像,之后在進行寫作教學時給學生進行錄像的播放,讓學生再次體會當時進行游戲的快樂,學生的激情會再次被點燃,當時游戲的回憶在學生的腦海中再次回放,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會產(chǎn)生對寫作的激情,可以更好的將生活展現(xiàn)在習作中。[2]
三、教會學生如何描繪生活
語文教學講究將真情進行表露,習作中只有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才會打動讀者,所以“感情”是習作中的必要內(nèi)容。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在習作中體現(xiàn)自己的真實情感,讓學生學會通過文字將自己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習作中充滿了學生的情感,讀者才會對習作有更深的感受。在小學人教版教材的習作訓練中,有很多看圖描繪的習作類型,其中有一篇是《勝似親人》,這篇習作的重點要求就是學生要在習作中體現(xiàn)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活的理解、讓學生學會如何描繪生活,就必須引導學生將生活和習作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找到生活和習作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的引導可以是進行描繪的:“同學們,今天的習作練習題目是《勝似親人》,大家好好想一想,你有沒有過什么經(jīng)歷,他不是你的親人,卻勝似你的親人,你和他之間發(fā)生過什么樣的事情?”然后讓學生大家圍繞畫面了解大意,互相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想象和看法,期間,老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圍繞中心,通過哪些情節(jié)體現(xiàn)出來,最后用怎樣的文字有感情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從自己寫的習作上體會自己的生活,教會學生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來進行表達,文章自然會寫得更加真實、感人。
四、結(jié)語
對于小學生來說,習作基本上都是敘述類的,敘述類文章內(nèi)容的主要來源就是生活,所以將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是很有必要的,讓習作和生活結(jié)合起來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習作積極性的重要方式,也是讓學生體會生活、感受生活的途徑,讓學生更好的將生活記錄下來,將習作寫的更加引人入勝,學生的習作寫作水平將會得到不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盧建英.小學習作生活化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5,(14).
[2] 蘇素芬.讓習作返璞歸真——芻議小學習作生活化教學[J].學周刊,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