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露
摘要: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針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提前制定好解決的辦法,通過科學的利用現有的資源來解決好已經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高中生物課堂內容比較多,并且學習的難度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要提前進行課堂設計,通過科學有效的課堂設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找到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方法。這就是現代生物課堂設計,但是如何才能夠真正的做好設計工作、為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幫助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在實踐中去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設計;方法與建議
教學設計是從教育技術領域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系統方法,其特征是通過技術的手段使教學更有成效。教學目標設計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環,它關系到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學媒體與環境的合理組合及對教學結果的評價,也關系到生物課程目標的實現和國家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落實??茖W而合理地設計教學目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策略。現代教學設計以及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均十分重視并強調教學目標的作用。作為高中生物學教師,如何科學而合理地設計教學目標,成為課程實施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一、構建高效課堂要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其中
高效課堂強調的是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輔助指導學生學習知識。因此,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作為學習知識的構建者,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引導者。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也在重構自身的知識系統。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時候,也在使自己的思維品質發生改變。新課程改革提出,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位置,要尊重學生主體位置,使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得到發揮[1],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使學生的自身價值得到滿足,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位置,充分理解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舉例說明,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身份調換,將課上剩余時間留給學生,教師聽學生講課,學生可以在講解過程中提問教師,教師也可以提問學生。教師記下學生在講解過程中有偏差的知識點,然后在總結的時候進行糾正補充,并及時表揚,引導其余學生給講課的學生打分,學生會覺得在課堂上自己十分重要,就會積極充分的準備,也達到了預習的作用。這樣不僅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高,課堂效率也會有效提升。
二、發揮好創新的價值
創新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詞,教師不能用定向的思維去衡量它。創新從哲學上的角度來說,是人們的行動和生活實踐,是人們對已經發現的事物進行加工和再創造,在在這個物質的世界進行矛盾的再創造。我們通過物質世界的再次創造,在這里制造出新的矛盾問題,形成新物質的形態。生物就是這么一個充滿矛盾的學科,并不是其不分對錯,而是生物有解不完的問題,和不固定的解法。生物就是高中課堂教學發揮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周海中曾說過,沒有思想的自由,就不可能有學術的創新。興趣是一種感情的表達和出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只有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才能自覺地并且主動地去思考它,研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在學習中產生新的創造?;蜻M行知識的移植和培育,做出新的比較,綜合出新的成果。就像托馬斯.彼得斯所說,要么創新,要么死亡。這就是溫故而知新的核心內涵。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教師需要對這些方面著重考慮[2],在現有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積極的進行調整和改進,找到最好的課堂設計的方法。
三、課堂教學多媒體器材的使用優化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器材的使用要及時恰當,多媒體器材的使用可以極大的豐富課程的表現形式,減少生物課程的枯燥性,提高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器材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活躍生物課堂的氛圍。作為活躍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多媒體器材的使用對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在課堂設計過程中,應該將多媒體器材的合理使用規劃進課堂設計中來,教師應該積極使用多媒體器材,依據生物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多媒體器材的使用,比如在講述“血液”這一章節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實的看到血細胞的結構,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在顯微鏡下觀察實物,教師還可以用電腦產品、幻燈片等多媒體器材來幫助教學,用生動具體的圖片畫面詳細的講解血細胞的構造。在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只有將多媒體器材的使用合理的納入到設計體系中,并通過多媒體器材的使用來提升課堂設計的質量和效率。
四、創設恰當的情境,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課堂引子發揮了一個重要的紐帶作用,實現新課程和舊課程的有效轉換;形象描述了課程的重要課程部分及最終課程結果。引子的引用不單單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和求知欲望,還能幫助學生能快速融入課程的學習,為課程的學習的有效性創造前提條件。所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安排中,老師需要按照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選擇相應的引子,從而增強學生教學欲望。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將文本知識的內涵通過直觀的事物形象表現在學生面前,使其可以在認知過程中用具體的形象解決一些抽象難懂的關系和矛盾。一旦學生的對生物這門課表現出很高的學習熱情,其良好氛圍即可形成,這時的課堂會呈現出活躍性、創造性,從而形成高效課堂最佳的教學狀態。
五、精心設計,制造引力
教學藝術的核心要義就在于是吸引學生的藝術。如何吸引學生,這跟教師的教學設計有很大關系。一節課設計得好與不好,在于教學過程能否喚起學生的興趣,是否為全體學生營造一個思維活動的空間,學生能否在快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體驗。幸福的課堂如一方光照充足的花圃,教學活動中每個解開的問題,如花瓣徐徐綻放般美好,在忽然開放的瞬間,都是會心的微笑,都如投石般激起課堂氛圍的層層漣漪。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問題教學法中問題的設計環節,保證能夠提出較為科學、合理的教學問題,激發高中學生生物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問題教學過程中,重視全體學生的學習效率與主體性使其可以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樊嗣鴻. 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有效方式探討[J]. 課程教學研究,2012,(10):58-60.
[2] 蔣玉貴. 高中生物“問題化教學”中問題設計的策略[J]. 新課程導學,2013,(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