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

摘要:在大型企業信息化架構當中,ERP系統作為信息化架構的核心環節,其首要目的是為公司提供經營管理層面的信息化支撐,為企業提供一個統一及覆蓋總公司和各二級公司的經營管理應用系統,并且通過信息集成方式下接生產經營的專業應用系統,為戰略管理層提供決策分析基礎。
關鍵詞:ERP;實施目標
大型企業在面對激烈的競爭中,迫切的尋找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的方法,企業資源計劃(ERP)成為實現目標的切入點。企業通過打造一個統一的ERP平臺,實施ERP系統建設工程,學習國際先進的管理實踐,強化管理基礎工作,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大型企業實施ERP的總體目標為通過ERP建設,推進集團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進一步提高集團核心競爭力,為全面實現信息化,支持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打好基礎。
一、支持高質量、低成本戰略
通過ERP系統實施,支持集團管理模式轉型、流程再造;促進管理創新,通過管理規范化、精細化降低總體經營成本水平。
二、支持高速度和協調發展戰略
為集團業務管理系統提供統一模板,能夠通過系統管理平臺將新業務單元快速納入集團統一管理體系,提高對新業務單元的管理控制能力;提供系統、實時的經營管理信息,支持集團總公司的戰略、規劃、投資、人力資源、財務和資金、采購和物流等核心管理職能,保障新的管理模式下集團總公司應有的管理權威和集團價值最大化目標。
三、提升二級公司管理
為二級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持,支持科技領先、人才興企戰略:促進專業應用和管理系統的合理布局與信息集成。
四、決策分析層
從信息技術工具方面,采用國際大型跨國公司通常采用的數據倉庫作為未來整個集團公司決策分析支持工具。從報表和工具展現方面,選擇和實施國際一流的門戶管理,作為分析報表展現的平臺,大大便利企業管理層使用數據分析工具的效率。
從整體規劃角度,完成決策分析工具的基礎建設,進一步實施國際領先的分析工具,提升決策分析水平。
五、集團總部業務運營層
通過設計和推廣固化在ERP系統內的標準業務模板的方法,實現全集團范圍內需要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和管理規范。在財務管理領域,著重財務分析功能和集團層次合并報表的管理。從報表工具方面選擇先進工具,實現在集團層次上更為方便和深化的合并功能。
六、數據標準化
數據標準化成果是體現ERP系統的高度集成性,以及集團的數據和信息的共享,建立的一套具有唯一性、全局性和實用性的標準化編碼體系和基礎數據庫。在ERP項目數據標準化工作開展初期,對數據標準化工作制定指導性工作原則,即數據標準化成果要達并圍繞基礎數據編碼要保證其唯一性、全局性、可操作性、符合ERP系統的應用的四項原則開展工作。
七、復合人才培養層面
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不單熟悉經營層業務和ERP系統功能,而且還對如何結合業務需求和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有深刻理解。同時,這支“懂業務、通技術、會管理”復合型人才隊伍,將形成促進未來信息化建設和業務快速發展的團隊力量之一。
八、風險控制層面
通過實施ERP系統,集團總公司的制度和政策可以在系統內固化,流程機械化和規范化,形成標準的業務操作控制,從而落實內控要求到各級管理層面。配于ERP系統對不同經營管理層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在操作權限及信息查詢權限上的劃分控制,強化了各級內控的執行力度和合規性,顯著降低了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有利于規避不遵守規范的情況發生,例如人為管理越權、控制人不按制度執行等。
通過ERP系統的實施,做到了“固化”管理要求、數據“一覽無遺”,審計監督及報表數據“有據可依”,從而控制經營決策的風險,并幫助節省內部控制的人力成本,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