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英
摘要:從一些鄉鎮現金的管理使用現狀看,存在一些問題。如超限額、超范圍提取、使用現金,未充分發揮零余額賬戶的監管作用,坐收坐支或利用項目工程套取現金,變相違規使用現金,現金記賬不及時等。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經辦人員業務水平不高、領導財經意識淡薄、監督不到位等。為此,各鄉鎮應加強對現金的管理,完善現金管理制度,建立現金盤點檢查制度,改善支付環境,加強監管平臺的監管,堵塞資金安全漏洞,降低現金管理風險。
關鍵詞:鄉鎮;現金管理;問題;對策
近兩年,筆者在對鄉鎮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及其他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中發現,部分鄉鎮現金的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形式不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違規違紀的情況仍存在,表現形式更復雜化,問題更隱晦,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管好用好財政性資金。
一、存在的問題
(一)超限額、超范圍提取、使用現金結算。《現金管理暫行條例》中明確規定,單筆支出金額超過1000元以上應通過銀行轉賬支付,每日現金結存數不得超過當地財政核定的限額。但筆者在對基層鄉鎮審計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鄉鎮財務核算中現金使用頻繁,且單筆金額較大;除日常辦公、人員經費支出外,還存在用現金支付項目工程款等大額的專項經費。
(二)零余額賬戶的監管作用發揮不充分。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后,鄉鎮的支付形式采用的是財政授權支付,財政預算安排的經費均通過零余額賬戶實現支出。此賬戶由財政監管,年末未實現支出的資金作為財政額度結余管理,留歸財政,期末余額為零。部分鄉鎮為了規避財政監管,實現當年支出,年末將零余額賬戶剩余資金通過提現再轉存單位基本賬戶的方式,轉移資金,虛假實現當年財政預算支出。這樣,加大了現金的流動量,部分鄉鎮甚至將現金直接留存出納手中,增大了現金結算量。
(三)坐收坐支或利用項目工程套取現金。一是鄉鎮的資產管理較混亂,資產所產生的收益也隨之游離于賬外,如房屋租金收入、固定資產變賣收入等國有資源處置收入大多以現金形式收取,并且不繳存入單位銀行賬戶,不登記入單位財務賬內。二是部分鄉鎮在村級一事一議等項目工程中,利用虛增工程量、降低工程質量等方式,與施工方串通一氣,把項目資金從財務賬內套取出來,然后由施工方以現金形式轉交給單位出納,這樣財政性項目資金就被轉移到賬外。這些資金就形成了單位的“小金庫”,缺乏了應有的監管,被單位領導或經辦人用于發放政策外的職工津貼或請客送禮等非正常性的開支,甚至被納入私人腰包。
(四)變相違規使用現金。目前我縣啟用的鄉鎮財政資金集中監管平臺(簡稱“監管平臺”)可以對鄉鎮收支活動進行全程實時監管,對現金提取限額、大額現金付款限額、現金結存數及項目支出的合規性等都設置了預警規則。但部分鄉鎮為了脫離監管平臺的監管,在監管平臺信息系統中錄入虛假項目用途將資金轉入到出納私人賬戶中,出納再從私人賬戶中取出現金,用于支付單位各類經費,從而變相頻繁地使用大額現金。
(五)現金記賬不及時。鄉鎮項目資金多,一般開設了多個銀行賬戶,設置了多個會計賬套,但由于鄉鎮人手少,一般由一個出納管理多個銀行賬戶。這樣,出納就很容易在賬戶間隨意挪用現金,不管是哪個賬戶的,加上鄉鎮出納業務水平有限、記賬又不及時,因而就會出現“包包賬”、部分賬套的現金日記賬余額甚至為負數的情況。
二、原因分析
一是外部環境的影響。鄉鎮作為一級政府,民生工程逐步增加,資金需求量大,同時受人員不足、銀行網點少、商家POS機安裝有限等支付環境的影響,加上財務人員圖方便,更趨向于使用傳統的現金結算方式,進而出現現金流量很大、庫存現金余額過大等現象。
二是經辦人員業務水平不高。鄉鎮財務人員大多未經過系統的會計專業培訓,或未取得會計上崗證,會計業務知識有限,對“日清月結”認識不足;加上人員變動頻繁,未進行交接工作,部分領導或經辦人又存在“新官不理舊賬”的思想,致使現金日記賬存在“斷檔”的現象。
三是領導財經意識淡薄。部分鄉鎮領導和財務人員財經法規意識薄弱,認為只要單位資金未流入私人腰包,用于發展地方經濟或單位日常開支,就不是問題。
四是監督不到位。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在違規問題的處罰上未建立相應的處罰機制,重檢查、輕處罰,重制度的制定、輕制度的執行,相關的制度規定和執行僅停留在淺層次上。
三、加強鄉鎮現金管理的幾點建議及對策
(一)完善現金管理制度。根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建立健全鄉鎮各資金專戶現金賬,要求鄉鎮財務人員針對各專戶分設現金日記賬,并做到日清月結,賬款相符;建立單位不相容職務相互牽制與約束的機制,會計與出納分設、出納與采購分設,明確各自職責,杜絕坐支現金。
(二)建立現金盤點檢查制度。監督部門要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的現金盤點,將庫存現金與現金日記賬及銀行日記賬進行核對。如果庫存現金存在長短款,要查明原因,存在問題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庫存現金余額過大的,要督促單位及時將現金繳存銀行,使庫存現金余額保持在規定限額之內;存在挪用現金用于投資、貪污私分現金等重大問題的,要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加大違紀違規問題的處罰力度。
(三)改善支付環境。在鄉鎮增設銀行網點,政府與銀行加強公務卡使用的宣傳培訓,鼓勵商戶安裝POS機,要求職工外出培訓、出差、購買辦公用品等使用公務卡刷卡消費或是通過銀行轉賬支付,盡量減少現金支付。
(四)加強監管平臺的監管。將鄉鎮收、付款業務全部納入監管平臺中操作,財政加大對轉入私人賬戶資金的日常監管檢查,對預警業務及時核查,變事后檢查監督為事前、事中監控,減少鄉鎮收支業務處理的隨意性,堵塞資金安全漏洞,降低現金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