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紅
摘要: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是順應中共十八大三次會議指導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是以管好資本為主要目的而運營的公司,是國有資本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財務管控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日常工作的難點問題一直受到多方的關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運行公司的財務管控水平關系到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本文從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財務管控的定位入手,分析應采取何種財務管控模式,并提出其財務管控的策略。希望通過此文的論述,為我國的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日常運營中的財務管控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國有資本 投資運行公司 財務管控
國資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119.2萬億元、凈資產40.1萬億元。據統計,我國的國有資產對于GDP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面對規模如此之龐大的國有資產,如何妥善的管理而使其達到保值、增值是一個不容易忽視的課題。同時,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大潮滾滾而來,轉制、混改、重組、兼并等改革設想的大膽提出,為國有資本的管理開辟了新的道路。鑒于此,黨中央、國務院做出設立國有資產投資運行公司的重大決策。它是以國有資產經營和管理為主要業務的市場化專業平臺,著眼于國有資本的投資和財務管理,起到政府和市場之間的“分界線”作用。自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成立以來,其體現出的資產規模聚焦化、經營業務分散化、跨區域性的重要特征,其在功能定位上、業務邊界及運作模式上有別于其他傳統產業。然而,隨著各類型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內部控制成員企業的日漸增多,使得公司股權關系和管理模式也變得相對復雜,給企業財務管控方面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因此,在經濟新常態下,通過何種方式、采取哪種策略來加強財務管理,成為科學化、系統化、信息化發展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重點及難點。
一、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財務管控定位及戰略目標
(一)公司的財務管控定位
財務管控可以起到幫助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化解及防范各類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的作用,這是集團公司實施有效的內部管理控制最為根本的手段之一。對于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而言,財務管控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貫穿于投資運行公司經營的始終,同時其不是簡單的財務核算工作,而是要通過作用于公司的管理過程,在保證國有資本保值的基礎上,實現國有資本的增值,即要管理出效益。總之,它是公司整體財務管理的重要表現。
(二)公司財務管控的戰略目標、內容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及各領域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去行政化、以市場主體身份參與市場競爭已成為常態。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本質上應屬于市場化主體,主要受政府相關部門委托(如國資委),與其他市場主體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運營國有資本。同時,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還肩負著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探索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的去行政化而依靠市場調節的方式進行日常營運的道路。投資運行公司的經營目標要服從與中國整體的戰略發展目標,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經濟建設的要求確定自身的發展目標。因而,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戰略目標可定義為,轉變過去以管理國有資產為主的思路,將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管資本為主,力求國有資本合理配置,提高國有資本的利用效率,并最終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與增值及企業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根據企業財務活動種類不同,可將資本投資運行公司財務管控戰略內容分為投資戰略、融資戰略及收益分配三大戰略內容,并針對公司財務管控戰略所處的不同階段,對各類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予以有效識別及防范。
二、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財務管控模式
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與其下屬各投資企業形成了以國有產權為載體、以國有產權管理為核心的一種全新母子公司、參股、控股關系。依照公司的有關規定,因公司持有被投資企業的股權比例不同,財務管控模式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對于全資子公司或是占有大部分股權的類型,其就可以直接參與管理并進行重大決策;有的則是占有一定比例,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行,則對于一些重要事項會發表一些意見。所以,投資運行公司由于持股比例不同,制定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差異。因而,對于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來說,無論是全資、控股還是參股,都應以市場管理為重點,遵守市場規則參與市場化管理,從而由“管資產”向“管資本”方向轉變。具體來講,財務管控模式應從三個方面予以把握。
首先,管控投資報酬。任何投資都要講求回報的,沒有回報的投資是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同時,逐利是資本的天性,只有國有資本投資過程中獲得應有的收益才能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因此,財務管控將投資運行資本的保值、增值作為其要目標。
其次,管控資源配置。努力提高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促進資本配置更加合理。近些年,隨著市場需求的減少,國內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狀況,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順應市場帶來的變化,適時地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在保證市場供應的前提下,提出了合理配置資源,防止產能過剩的科學論斷。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作為管理國有資本的主要環節,理應起到合理配置各類市場資源的作用,從而發揮其保民生、調結構、穩增長的作用。
最后,管控股權。管控股權是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一個較為重要的財務管控模式。公司應本著手“管資本”推進,按照《公司法》等相關法規賦予的權利,來行使股東的職權,同時還應本著“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原則不隨便干涉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決策權,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讓被投資企業充分享有自主的法人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
三、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財務管控策略
“管資本”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突出要求,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應當把工作重點放在股權管理及相關運營上,而并不是直接參與到某個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中去。至于具體的財務管控策略,公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成熟的財務管控策略,必要通過管控手段、思路來實現,并實現其制度化,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實施財務管控的堅實基礎。公司在充分了解集團投資控股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的基礎上,制定較為統一的內部控制制度框架,以使其充分發揮財務調控、調配、配置的作用。集團各個子公司則可根據其業務經營特點,在內部控制制度框架內,建立適合其發展的制度體系,并報集團公司審批備案后執行。
(二)設立較為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
公司屬于一種營利性社會組織,因而獲取利潤是每個公司經理人應盡的職責。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也不例外,其利潤的獲得與被投資公司經理層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只有通過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才能最終達到獲得投資報酬的目的。同時,在績效考核制度的設定過程中,也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利潤指標、資產的保值與增值上,這些指標雖然重要,也較為直觀,但是很容易使得經營者放棄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一味地追求這些短期指標,并且經營者或是公司執行層很可能為了完成績效考核指標,而人為地進行財務造假,最終造成國有資產的虛增或是流失。因而,在制定相關的績效考核制度之時,還應該注重公司諸如環保情況,公司技術發展的趨勢、公司的能耗狀況、長遠發展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司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才符合習總書記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穩增長、調結構等重大戰略構想,才能真正使國有資本煥發生機。
(三)加強內部審計體系的建立
僅僅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監督力量,促使制度能夠很好地得到落實。在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基礎上,還要加強集團內部審計機構的監督職能,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審計隊伍,保證其獨立性,使其能夠客觀公正的對子公司或是控股企業進行內部審計工作,從而提高財務管控工作的水平。
總之,做好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財務管控工作,對于促進國有企業改革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要看到,財務管控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一個動態工作過程。因而,必須在了解自身公司經營特點的基礎上,借鑒先進的管理模式,制定出相應的財務管控策略。通過不斷提高財務管控水平,實現整個集團的經營風險最小化、投資報酬最大化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袁東明,陶平生.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運行與治理機制[J].發展研究,2015(6).
[2]李琳,崔學剛.我國地方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特征研究——基于北京、上海、重慶、深圳、武漢、吉林六地的對比[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3]雷金牛.上市公司股權異化研究——以資產收益權與表決權為視角的實證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作者單位: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