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又稱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引起豬的一種急性、高熱性、高致死性傳染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可以從病理變化和臨床癥狀進行,如果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分離或反轉錄聚合酶鑒定鏈式反應為陽性,則可確診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綜合防控方面,要做好免疫、飼養管理、監管、藥物防治和疫情處理工作,減少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發病率。
關鍵詞: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診斷;防控
硯山縣在2007年沒有發生過豬藍耳病。2008年,硯山縣發生區別于一般的豬藍耳病,后送病料逐級上報檢驗,確定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又稱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引起豬的一種急性、高熱性、高致死性的傳染病,由于部分病豬耳部和軀體末端皮膚發紺,所以稱為“藍耳病”。[1]此病主要為豬與豬之間的傳播,且并發率和死亡率較高。本病發生發現以來,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嚴重威脅硯山縣生豬產業發展。所以加深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研究,在正確認識該病的基礎上科學、合理防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和綜合防控兩方面來論述,以期幫助養殖戶及早發現,及時開展綜合防控,提高養殖戶科學養殖意識,減少發病率,保證硯山縣養豬業健康發展。
1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
1.1 病理變化
病豬肺組織有明顯充血、出血現象,肺泡壁細胞限界不清,細胞核出現濃縮、碎裂和溶解現象[2],肺臟增寬,變化為紅褐色花斑肺、橡皮肺,并出現間質性肺炎癥狀。肝臟和小腸同樣有充血、出血現象,還有的病豬肝臟病變為黃色,出現黃白色壞死。腎臟病變為土黃色,表面不平,有明顯的淤血,炎性細胞浸潤。心臟變形變軟且纖維距離增寬,還有心肌出血和壞死等現象。脾臟有明顯出血、腫大,在顯微鏡下可見血性梗死。淋巴結充血、腫脹,淋巴細胞數量減少或壞死。胸腺也為充血現象,氣管和支氣管有大量泡沫,腹腔充盈大量液體。
1.2 臨床癥狀
發病呈現發熱,可達到41℃以上,呼吸急促且困難等呼吸道癥狀明顯,咳嗽、喘氣、流鼻涕,眼瞼水腫,耳朵呈藍色,腹部皮下及多數部位呈淡藍色,皮下廣泛出血,不能站立。除以上病癥外,母豬還呈現精神倦怠和厭食等癥狀,在母豬妊娠后期易發生早產、流產、死產等,還會有母豬產奶量下降,再次發情時間推遲[3]。母豬在子宮內或產后將病傳染給仔豬,且仔豬容易被感染。有的發病仔豬會表現出呼吸困難的癥狀,還有的發病仔豬會發生腹瀉,后軀無力,其發病率可達到100%,死亡率為80%以上。仔豬感染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后,還極易感染上其他疾病。育肥豬的發病癥狀為眼瞼腫脹、腹瀉、肺炎等,成年豬也可發病死亡。公豬的發病率較低,其癥狀為不同程度的咳嗽、打噴嚏、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運動障礙、精液品質降低或帶毒。
根據病理變化和臨床癥狀,可以初步判定豬是否患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如果認為是疑似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要立即采集病豬的肺臟組織,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度鑒別診斷試劑盒進行檢測,來確診豬群是否感染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也可以用病毒的分離鑒定和基因序列分析,如果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分離或者反轉錄聚合酶鑒定鏈式反應為陽性,則可確診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4]。
2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綜合防控
2.1 做好免疫工作。正確選用正規、安全、優質的疫苗,且按要求保存,疫苗的保存和運送要盡量避免溫度變化;要在當地獸醫部門的建議和規定下,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據本地區豬群實際健康狀況和病史、疫苗的性質等來做好靈活、有針對的調整,做好疫情排查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動物疫病的免疫。在免疫操作過程中,要規范操作,進行消毒。此外,還要適時、定期做好免疫工作。一般情況下,商品豬在23到25日齡時,要免疫1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在母豬產前1個月,公豬每隔6個月可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油佐劑疫苗4毫升免疫,在新補欄豬后要及時免疫,提前避免豬群患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2.2 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環境衛生,由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主要在豬與豬之間傳播,所以豬舍要定期徹底消毒,及時清除豬的排泄物,平時保持干燥通風。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實行封閉式、規模化管理,注意不能使豬與雞、鴨等混合飼養,杜絕畜禽混養的飼養方式。在夏天做好避暑防暑工作,冬天做好保溫措施。此外,要保證水的潔凈以及飼料能為豬群提供合理營養,以增強豬群的抗病能力。
2.3 做好監管工作。相關衛生部門要做好疾病防疫監管工作,如加強流通環節的監督檢查,防止疫情擴散,做好生豬及其產品檢疫,監督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轉運、屠宰、加工、銷售、食用患病豬產品。按規定建立免疫檔案,定期對免疫豬群進行監測,以控制疫情擴散和蔓延,盡量將經濟損失減到最小。
2.4 做好藥物防治工作。目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并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應充分做好免疫防控工作[5]。一旦豬被確診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也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群體給藥和盲目大劑量用藥治療。應該在獸醫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藥物防治,制定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案。可以在仔豬的飼料中添加喘痢嘉、百毒克、瘟毒清等保健藥物,有效防治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或其他疫病的發生。
2.5 做好疫情處理工作。發現病豬,要及時處理,立即對病豬進行隔離,并報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在獸醫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封鎖疫區,撲殺所有病豬和同群豬,對病死豬、排泄物、被污染飼料、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或深埋,對受威脅區所有生豬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做好緊急免疫,加強疫情監測。
參考文獻:
[1]江大春,程新民.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與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8).
[2]歐德淵等.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理學觀察[J].貴州畜牧獸醫.2008,32(6).
[3]付玲芳.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預防[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1):116.
[4]朱金榮,李德風,蔣友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與防控技術[J].農技服務.2008,25(10).
[5]羅洪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與防控[J].廣東農業科學.2009,5.
作者簡介:王開壽,男,(1964.8-),硯山縣江那鎮畜牧獸醫工作站獸醫師,從事畜牧獸醫科技推廣工作31年。
(作者單位:云南省硯山縣江那鎮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