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魁??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迎來了新媒體時代,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廣大青年學生占比較高。網絡、手機深受大學生喜愛,大學生也更傾向于使用新媒體接收傳播信息。在這種大背景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如高校宣傳的定位需要重新定義,高校輿情頻發,傳統宣傳工作模式受到沖擊等,如何將高校思想工作做精、做實,如何提高其實效性就顯得尤為迫切,也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本文以山東女子學院為例,從宣傳隊伍、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探尋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規律,以期為高校思想宣傳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宣傳思想工作;實效性
隨著高科技與新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迅速興起并快速發展。新媒體以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特點受到受眾的青睞,特別是廣大青年學生。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也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不斷改變。這也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何應對新媒體的挑戰,提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效性成為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一、新媒體的“崛起”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壓力”
伴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3.2%,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其中,20至29歲的網民占比較高。作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要對象,廣大高校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與新媒體環境密不可分。在新媒體發展特別是媒介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新媒體的深刻變化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挑戰。
1、給高校宣傳的定位帶來考驗
新媒體的發展利弊同在,在帶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加大了社會思潮的多元多變態勢,各種其他形式的道德價值觀、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等逐漸滲透進校園,形成多種文化的強烈碰撞,淡化了主流意識形態,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長久以來,很多高校的宣傳還停留在灌輸、機械重復、單向輸出的層面。部分高校的新聞宣傳較側重于學校領導活動的報道,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一線教師的動態、學生熱議的話題等缺少挖掘,某種程度上成了傳話筒、大喇叭。而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相較于其他群體來說,更易于接受并使用新媒體。而且在校期間,同學們之間也更傾向于使用手機、網絡接收和轉發、傳播各種信息,這就對高校宣傳部門的定位提出了挑戰。一味地因循守舊、按部就班不再符合當前的形勢,這也迫使高校宣傳工作要接受新媒體、運用新媒體。是否能到老師和同學們工作和學習之中,俯下身子,傾聽他們的聲音,真正關心他們的成長成才,這是高校宣傳部門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
2、輿情環境發生變化,高校輿情易發高發
新媒體拆除了大學校園的“圍墻”,信息輿論的藩籬也日漸被削弱,高校輿情與社會輿情逐漸融為一體。一方面,學校師生關注的熱點,如學術道德問題、師德問題等問題,會因某個偶然事件觸發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社會上的某些問題,如貪污腐敗、國際局勢、社會民生等,看似與高校師生無直接利益關系,都可能成為變成校園熱點問題,這些問題一旦形成,很容易引發校園輿情。校園輿情加之社會輿情,使得事件更加不可控制。如果處理不好,還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
3、傳統的宣傳思想工作模式被打破
在傳統傳播環境中,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中的主體與客體之間屬于單向度傳播關系。但在新媒體環境中,這種關系演變為交互性的網狀傳播。師生依賴學校傳統媒體獲取信息的行為發生改變,他們通過新媒體自主獲取信息并對學校宣傳構成一定的影響。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媒體,如果高校宣傳仍采用“一言堂”“滿堂灌”單純外部灌輸的形式,則會使政策理論與師生的生活實際相分離,使政治學習淪為形式,實效性變差。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高校里的宣傳欄、橫幅、手冊難以發揮較大作用,達不到預期效果。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怎么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創新宣傳方式,談師生真正關心的話題,從而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實效,這是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模式提出的挑戰。
4、對高校宣傳隊伍提出挑戰
新媒體環境下,社會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大學生也深受其影響。如果僅僅憑借思政課或者是宣傳工作人員發揮作用,收效甚微。相反還有可能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面對日益復雜的輿論環境,如何加強陣地管理,怎樣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動權,是新媒體時代給宣傳隊伍提出的全新挑戰。如何吸納新媒體專業人士、優化宣傳隊伍結構、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模式、重塑宣傳隊伍形象,成為高校宣傳隊伍建設應重點研究的課題。
二、新媒體時代,增強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實效性探究
1、創新高校宣傳工作的理念
在新媒體“無孔不入”的今天,高校宣傳工作要做精做實,首先樹立“大宣傳”的理念。要改變宣傳思想工作只有宣傳部們、宣傳干部才能做的觀念,克服宣傳的本位主義思想。要強化“全員宣傳”的意識,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個多渠道、立體化、全方位、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的宣傳氛圍,樹立“大宣傳”的觀念。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復雜多變、任務繁重,宣傳思想工作要摒棄過去單打獨斗的工作方式,變“小宣傳”為“大宣傳”,將“平面宣傳”變“立體宣傳”,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格局”,同時,要積極挖掘校內外資源開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將宣傳思想工作向社會化、全員化推進,在全校形成以黨委、行政為領導,宣傳部門牽頭,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協調配合和各司其職的大宣傳格局。
山東女子學院宣傳部門,及時與學校各部門、單位溝通,挖掘亮點,一方面鼓勵各部門、單位,特別是二級學院、團委、學生處通訊員主動報送新聞;另一方面,及時關注學校智能辦公網、每周工作安排等,及時提醒、催促有關部門報送當天的新聞。對于一些有特色亮點的新聞,除在學校主頁發布外,報送教育廳網站、中國婦女網等主流媒體網站。另外,經常與各部門、各院部就新聞宣傳進行溝通,聽取他的意見和建議,定期召開新聞座談會,以便改進新聞宣傳工作。
2、充分利用網絡特點,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方式
新媒體傳播平臺的互動性、趣味性和及時性以及大學生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決定了高校在宣傳思想工作方面,必須體現以上幾個特點。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建有新媒體平臺,好多高校開通了微信、微博、官方QQ等平臺,但對新媒體平臺的開發利用還僅限于表面還,缺乏互動性、信息更新不及時,形同虛設,沒有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優勢。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真正走進大學生當中,就要用大學生聽得懂、喜愛的語言,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巧妙運用新媒體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山東女子學院團委設計開展了網上團校包括“十八大報告名詞解釋”、“四個全面”“習近平總書記北大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學生回信”等專題,并轉發了部分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通過微博、微信加強對學生的輿論引導,開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板塊中包含了“引經據典”、“當代青年立德樹人”、“高校如何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 白話十三五” 等體現青春正能量的微博微信線上活動,其中“引經據典”更是將”習近平總書記北大五四講話”中習總書記用到的成語典故、名句民諺等紛紛摘出,進行注釋、剖析。團委堅持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網絡環境和濃厚輿論氛圍。
3、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完美結合,形成宣傳工作合力
繼續發揮傳統校園媒體的作用,如校報、廣播、宣傳欄等,同時充分利用學校新媒體作為宣傳的重要抓手,如學校網站、微博、微信等,發揮其技術上的優勢,加強傳統媒與體新媒體的整合運用,形成合力發揮宣傳作用。注重挖掘校內外師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互動。對于負面新聞或不良信息,要及時做好師生思想的疏導工作。在學校校慶、運動會、大型學術會議等重大社會活動節點,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平臺進行直播,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擴大網絡宣傳影響力,掌握新媒體的環境下的輿論引導權,引導新媒體迅速成為校園主流媒體。
山東女子學院官方微信2016年12月,粉絲增至17000余人,最美連隊投票微信單篇閱讀量達90000余次,在山東省本科高校微信綜合影響力排行中位列第五。改版后的微信平臺增加了學校簡介、教務查詢、微信點歌臺等多種功能,并開展了“最美情話送給最美的她”曬照片活動,軍訓最美連隊評選活動,文明離校留言簽名活動等特色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學校宣傳的實效性。
學校校報與微信平臺共有一只專業素質較好的大學生記者隊伍,記者團內設有采編部、攝影部、新媒體部、外聯部、秘書處等部門,在學校大型活動、熱點互動等環節各部門間分工合作,從策劃、采訪、信息整理、匯總等方面各有側重,兩類媒體間在新聞報道、專刊專欄、重點事件等方面相互補充,相得益彰,逐步建立健全互通式、全方位、廣覆蓋、功能互補的校園宣傳教育與輿論引導網絡格局。
4、構建宣傳培訓機制,建設專業宣傳隊伍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抓出實效的關鍵所在是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水平高、肯干事”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首先要注重專職宣傳部干部的業務提升,新媒體很大程度上要求傳者具有一定的技術知識和信息綜合處理能力,因此,專職宣傳干部要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對輿情事件的研判分析處理能力。其次要利用好兼職宣傳隊伍。要建立“大宣傳”格局,就要利用好兼職宣傳隊伍,包括輔導員、思政教師、二級學院的通訊員、學生骨干等,只有建立起一支健全的宣傳隊伍,才能真正將思想傳達到每個人,才能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參考文獻]
[1]顏士軒.新媒體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4(5).
[2]吳思佳.當前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不足與對策[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3]李永生.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宣傳工作創新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4]陳恕平,關天沖.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如何提升實效性[J].社科縱橫,2010(8).
[5]呂劍紅.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宣傳格局構建探討[J].學理論,2013(18).
[6]張岳君,陳錦,劉志偉.新媒體環境下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2013(7).
[7]蔣研川.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現狀及引導策略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作者單位: 山東女子學院,山東 濟南 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