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陳麗麗
摘要: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玉米斑病,由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真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葉鞘和苞葉。現(xiàn)將玉米斑病綜合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關鍵詞:玉米;斑病;發(fā)生;防治
1.玉米圓斑病
玉米圓斑病傳播途徑與大小斑病相似。由于穗部發(fā)病重,病菌可在果穗上潛伏越冬。翌年帶菌種子的傳病作用很大,有些染病的種子不能發(fā)芽而腐爛在土壤中,引起幼苗發(fā)病或枯死。此外遺落在田間或秸稈垛上殘留的病株殘體,也可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條件適宜時,越冬病菌孢子傳播到玉米植株上,經1~2天潛育萌發(fā)侵入。病斑上又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引起葉斑或穗腐,進行多次再侵染。
1.1發(fā)病規(guī)律
由于穗部發(fā)病較重,所以帶菌種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種子不能發(fā)芽而在土中腐爛,有時引起幼茵發(fā)病或枯死。遺落在田間或秸稈垛上殘留的病株殘體以及果穗子粒上潛存的菌絲體均可安全越冬,成為第二年田間發(fā)病的初侵染源。
1.2防治要點
可在玉米吐絲盛期進行,重點噴灑果穗。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0一800倍液,或2o%粉銹寧乳油400-500倍液噴霧。噴藥后24小時內遇雨要重新噴藥,一般連噴2次,間隔7-10天。
2.玉米大斑病
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附著在病殘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也能帶少量病菌。田間侵入玉米植株,經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與玉米品種感病程度有關外,還與當時的環(huán)境條件關系密切。
2.1發(fā)病條件
溫度20~25℃、相對濕度90%以上利于病害發(fā)展。氣溫高于25℃或低于15℃,相對濕度小于60%,持續(xù)幾天,病害的發(fā)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區(qū),從拔節(jié)到出穗期間,氣溫適宜,又遇連續(xù)陰雨天,病害發(fā)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間氮肥不足發(fā)病較重。低洼地、密度過大、連作地易發(fā)病。
2.2防治要點
2.2.1實行輪作
避免玉米連作,秋季深翻土壤,深埋病殘株、消滅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稈,開春后及早處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殘體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稈肥最好不在玉米地施用。
2.2.2化學防治
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觀條件限制,可重點對制種田、間作田各高產試驗田等進行藥劑防治。一般于病情擴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當田間病株率達70%以上、病葉率20%左右時,開始噴藥。防效較好的藥劑種類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敵菌靈可濕性粉或90%代森錳鋅,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噴霧。每畝用藥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噴藥1次,共防治2次~3次。
3.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又稱尾孢葉斑病、玉米霉斑病,除侵染玉米外,還可侵染高梁、香茅、須芒草等多種禾本科植物。玉米灰斑病是近年上升很快、為害較嚴重的病害之一。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葉面上形成無明顯邊緣的橢圓形至矩圓形灰色至淺褐色病斑,后期變?yōu)楹稚2“叨嘞抻谄叫腥~脈之間,大小4~20×2~5(mm)。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1發(fā)病癥狀
主要發(fā)生在玉米成熟期的葉片、葉鞘及苞葉上。發(fā)病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展為淺褐色條紋或不規(guī)則的灰色到褐色長條斑,與葉脈平行延伸,長呈矩形,對光透視更為明顯。病斑中間灰色,邊緣有褐色線,病斑大小0.5~20毫米×0.5~2毫米。,病菌最先浸染下部引起發(fā)病,有時病斑連片,氣候條件適宜時可擴展到整株葉片,使葉片枯死。
3.2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稈等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浸染源。當年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進行重復浸染,不斷擴展蔓延。分生孢子萌芽產生蚜管通過氣孔浸入,成株葉片上潛育期9天,12天出現(xiàn)長條斑,16~21天病斑上形成孢子,浸染幼株葉片時產孢避在成株上早。浸入后菌絲擴展受葉脈限制形成長而窄的平行病斑。
3.3防治方法
3.3.1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實行大面積深翻、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是必不可少的預防性農業(yè)措施。
3.3.2藥劑防治:在玉米開花授粉后或發(fā)病初期,主要在玉米大喇叭期、抽雄穗期和灌漿初期等3個關鍵時期進行藥劑防治,在噴藥時最好先從玉米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噴施,以每個葉片噴濕為準。因為玉米灰斑病是先從每株玉米的腳葉由下往上發(fā)生為害和蔓延,早期先噴腳葉其目的就是控制下部葉片上的病源菌不要往下爬,以達到控制病害。藥劑選用上可用80%代森錳鋅粉劑500倍液噴霧;70%代森鋅粉劑800倍液噴霧;50%福美雙粉劑500倍液噴霧;25%丙環(huán)唑1500倍液噴霧;25%戊唑醇1500倍液噴霧;50%或8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50%甲基硫菌靈或70%進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霧。
(作者單位:154211北大荒墾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寶泉嶺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