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立
【摘要】:經濟發展帶來的污染問題在我國越來越凸顯,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低碳環保”成為了大家的熱詞。基于當前傳統化石能源匱乏、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大趨勢,低碳風景園林建設應運而生。低碳風景園林的營造被提上了日程,已成為當代風景園林設計的一種新的思路,同時,更加有望推進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建設,并成為一種極為有效手段。
【關鍵詞】:低碳;風景園林;功能特點
【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環境污染卻越來越嚴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環境保護者提出了“低碳”生活,強調它對于環境的重要性,就在這時,風景園林建設者也提出了把低碳與園林建設相結合,低碳風景園林建設就成為了人們大力推廣的城市建設項目。
1、低碳風景園林的內容
“低碳”指的是較低的溫室氣體(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在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國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尤其是這些人來自四面八方,具有不同的素質,在這樣的城市人口壓力之下,我們身處的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在風景園林中,人們為了追求美觀等視覺上的效果,用了很多“高碳”的材料,達到整體的美觀與一定功能。事實上,“低碳”的風景園林應該是能源消耗較低的,而且園林建設中的植物應該做到合理種植,這樣才能達到美觀與低碳的要求,而且更應該做到的是,減少風景園林的維修費用,這樣既能節省財力,又能達到低碳的目標。
2、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產生背景
全球的環境事件和許多極端氣候,威脅了全球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產生了惡劣的影響。與此同時,人們仍在不斷攫取這些資源,能源消耗不斷增長,世界對于能源供應的可持續性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加快了進行現代化的步伐,城市化和工業化大步向前推進,一些相關的高耗能行業也得到了進一步推動,能源需求快速增長,由此導致了能源的高速攫取和高增長態勢。同時,由于小康社會的全面普及,經濟和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逐步提升,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要進一步提升,人們越發重視環境保護,對于生態文明有著強烈的渴求,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前提下,提高城市中風景園林建設的生態效益逐漸被提上日程,受到重視。
3、低碳風景園林的功能特點
3.1 減少能源損耗
在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很多風景園林設計師為增加園林的外表美觀,不惜浪費大量材料,尤其是木材,設計師為了風景園林的構造能夠吸引游客的眼球,會浪費大量資源,有些非常有藥用價值的古樹也被亂砍亂伐,而且如果保護好這些古樹,那么古樹創造的生態效益將遠遠超過亂伐樹木賺錢所帶來的效益,例如:油松,白皮松,華山松,云杉等樹木都具有保健的功能,它們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只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疾病。亂伐樹木在破壞環境的同時,還會引起自然災害。
3.2 碳匯功能有助于生態環境建設
利用綠色植被充分發揮植被的碳匯功能,綠色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儲備于植物根系,擴大了碳匯,是一種綠色健康安全的減碳方式。據相關資料顯示,針葉林每年都可以吸收950kg/hm2碳當量,闊葉林每年大概能夠吸收350/hm2碳當量,如此算來,這可算是一項非常好的固碳減排的方式,因此,提高城市的植被覆蓋率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建設問題。而低碳風景園林提倡的就是利用綠色植被凈化空氣,減少碳排放。因此,在城市的建造過程中,應該適量減少硬地廣場,多多修建一些綠地公園,減少建造耗能高的噴泉,建造時保護好原有的河流、湖泊形態,盡量在其本來基礎上進行修飾、美化,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3.3 能源使用效率高
現代的風景園林建筑會大量使用樹木,而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建和翻新,對于舊的建筑進行拆除,這些木材就會被大量的浪費。為了保證材料的可持續性利用,低碳風景園林營造提倡對原有的建筑進行材料的再利用和改造,進行一些深度加工,二次利用。科學合理地設計建筑的整體布局。或是通過改變部分格局,減少移除風景園林。在進行風景園林的建造過程中,要保證高效利用材料,追蹤檢測碳排放量,對超標情況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風景園林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成本。
4、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要則
4.1 增加園林的生命周期
園林的生命周期是衡量低碳園林建設好壞的重要指標,設計師在考慮園林造型優美獨特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保證低碳園林長久的使用壽命,即在長時間內可以不被更新或者移除。讓園林的抗壓能力和可調諧能力盡可能的大,這就要求我們的園林設計師能采取一定的修復措施,在風景園林有一定的損傷后,能夠及時修復,保證碳排放量一如既往的符合標準,這樣才可以縮短更新園林的頻率,真真正正做到了低碳環保。
4.2 低碳材料的選擇
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要盡可能地選擇低碳的材料,也就是盡量減少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降低建筑工程的總體碳排放量,把握建筑材料的制造和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以及在這些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產生的廢物等。在建筑材料的運輸過程中,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降到最少,盡可能選擇較近路途的材料。
4.3減少園林建設的碳足跡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個人或團體日常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通常被用來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碳足跡遍布于日常生活中,如人們開的車、采暖的方式、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等。在風景園林的營建過程中,如果能夠充分理解碳足跡,就會有助于設計師對于園林中低碳理念的設計和營造,進而確保該項目能夠減少園林建設中的碳足跡,打造生態文明城市,符合低碳的要求。
結束語
在我國現代風景園林營造的過程中,低碳風景園林的建設要符合市民的需求,完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等城市基本功能,而且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在園林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最大限度地使能源消耗減到最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做到可持續發展。希望與業內的各同行一起努力,讓我國能夠更快更好地營造出低碳風景園林新局面,形成高效節能、環境友好的建設目標,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樊佳奇.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及要則分析[J].江西建材,2016,03:2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