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摘要:在我國最新的課程標準出爐之后,各校的體育教學工作開始了有條不紊的改革。將“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理念,深入透徹的進行體育改革。作為體育教師,所要關心的不僅僅是如何完成一堂體育教學,而是要將上述教學理念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去,幫助學校更加順利、更加高效地完成體育教學工作的改革。綜上所述,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以生為本;有效策略
作為一名初中的體育教師,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總結認為,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若想要真正的實現“以生為本”,想要將此教學理念深入貫徹到平日的體育教學中,并以此理念作為教育的目標去追求,則必須明確在這場教育改革中,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圍繞改革的目的所進行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所創建的教育教學情境必須能讓學生感到快樂,有興趣,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只有化被動為主動,學生的體育潛能才能夠得到最大可能的發揮。
一、重視情境的創設對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重要性
學生情感的觸發往往與一定的境有關。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往往會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打開學生情感的窗戶。由此可見,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很大的作用。對于諸如語文教學的其他課程如此,體育課程亦是如此。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而在如今的初中體育教學中,與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相悖的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即體育技能學習的枯燥性,這使得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必然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自然不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通過對高效的體育課堂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情境的穿插和游戲的引進是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的不二法門。所以,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都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師需要將自己由規則的制定者轉變為規則制定的參與者,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們的興趣,寓教于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保證在學生的運動素質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總而言之,教師需要重視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性,結合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靈活的進行變通,從而使得教學效果最大化。
二、更新授課方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
好玩好動,喜歡有趣新鮮的事物是每一個初中生的天性。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疲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厭煩感延遲出現。基于以上想法,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小組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歸納總結,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應用。可以這樣進行學習安排:首先,將班級進行小組劃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而教育教學的內容,則是從最基礎的常規的隊列隊形的訓練開始。在劃分的每個小組中,讓學生經過自主選擇確定一名組長,其站在每組隊伍的最前邊。在教學的過程中,先對每個組長進行訓練,之后將訓練組員的任務分派到每個組長身上,在本次課堂教學結束時,會對每個小組進行巡視,對于出現的問題予以指導,而后讓各個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并且會對各個小組進行評比,之后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分,選出最優秀的小組。由此將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都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主人翁意識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會減少。而且,通過“小組化”的教學活動的開展,發現學生們的集體意識也得到了提升,通過諸如此類方式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們充分的將自己視作集體的一員,努力表現,人人進步,團結一致的為各個小組、為集體爭得榮譽。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實踐,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值得廣泛推廣,不僅僅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而且在其他的教學科目中也值得一試。
三、開展具體的藝術評價活動,使學生的成長更加健康。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追求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期望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對于學生的評價中,不能夠將“德”或者“智”或者“體”或者“勞”分開單獨的、片面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樣的,在體育方面,身為教師,我們對于學生的評價也不能僅僅看重學生的體育技巧,同時,對于學生進行評價的方式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充分的考慮,綜合的觀察,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生理體能、情緒控制、分享合作等多個方面結合起來,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以及我們教師的評價,全面立體的對學生的體育方面進行合理的評價。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在成長的階段中都喜歡被表揚,討厭被批評,結合于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將贊美和表揚引進到教學活動中,用敏銳的目光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的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在教師的表揚中更加的自信、積極與樂觀,從而更加刻苦努力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假若對學生有必要的批評,也應該注意批評的方法和語氣,要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導學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改正。
結束語:
在如今的體育課堂教學中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作為體育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寓教于樂,因材施教,將具體的教學情況和場景進行結合,通過個性化、靈活的教學方式,吸引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必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作為一堂課的參與者與協作者是通教師共同完成一堂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喚醒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主動將自身的體育潛能最大化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陳全意. 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0).
[2]高山. 淺議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J]. 讀書文摘,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