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元
摘要:數學學科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學科,但是目前不少教師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局限于課本,沒有有效的聯系生活實際,為此,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探究,尋求將生活實際與數學堂教學緊密結合的方法,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使課堂更加有效率,學生學習更加有興趣。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方法探究
目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內容的選取脫離生活實際,大而且空,學生不易理解的現象十分嚴重,不少學生反映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過于抽象,難以理解,進而學生數學成績直線下降。不難發現這與老師提煉教學素材的能力,課堂情境設計的能力,學生的生活閱歷的經歷及學校的教師評價體系是直接相關的。為此,本文從以上幾各方面著手,從現象出發,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提出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解決措施,力求能解決當前課堂教學脫離生活情境這一問題。
1 教師首先要提升自身教學生活化的能力
目前活躍在教師一線的數學老師普遍對教學生活化這一問題認識不足,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就致使其在課堂設計的時候對生活化教學這一目標有所忽視,自然而然,在課堂上展示的內容就不能夠與生活緊密結合。為此,在教師對生活化課堂教學引起重視的同時,教師應當不斷的提升自身對生活化素材進行有效提煉的能力。生活每天都在繼續,那么如何去從生活中提煉自己在數學課堂上所需要的素材呢?教師需要不斷地留心生活,激發自己的靈感,同時還需要借助互聯網,搜尋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加以整合,多去學習一些優秀教師的精彩講課視頻,然后自己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教師應當不斷地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我更加傾向于接受一種什么樣的講課方式,我希望老師怎么講,自己才能夠聽的更加明白,在經過這樣的思考以后教師對自己的課堂設計加以完善,在不斷的總結,提升與反饋中,相信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教師也要講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自己思考的結果融入課堂設計中,進而拿到課堂上去實踐,看學生的反饋,看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作業完成情況,并加以小測驗,看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數學老師還可以邀請其他優秀的教師來自己的課堂上聽自己的講課,給自己提意見,自己虛心的接受,并加以改正,同時自己也要主動的走到別人的課堂上,去傾聽,并加以對比,唯有如此,才能認識到不足,不斷的進步。
2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學生在不同年齡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學生處于低年級的學習階段的時候,對于數學的學習還沒有掌握充足的知識,還沒有上升到一個理論的層次,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采用符合生活化特征的語言,便于學生接受,試想,如果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全部都是高深的專業化術語,學生自然不知所云。同時在必須要引用專業化的術語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在前面做好鋪墊,對學生用生活化的語言加以講述,使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生。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也要盡可能的生活化,比如分梨的問題,去電影院看電影怎樣買票更加合適的問題。只有用更加生活化的提問方式,學生才能明白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從而更好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師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也要盡可能的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比如在學習米,厘米,分米,毫米這些度量單位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量一量自己臥室的大小,自己書桌的寬,自己用的鉛筆有多長等等。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切實體會這幾個度量單位的概念,在做題的時候頭腦里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差錯率就會降低。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加容易接受。
3 將教學生活化有效的納入教師評價體系中,進行有效的監督
很多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的將課堂教學生活化,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一個有效的監督機制。在之前,能否將課堂生活化純粹是教師主動性的一個問題,不少老師懶得再這方面去下功夫,依舊局限于課本,不管學生感受,認為只要自己給學生講了就可以了,其他的全部靠學生自己的悟性。這的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對一些聰明的孩子來講可能無所謂,但是對一些智力開發比較晚的孩子來講,沒有任何好處,只能使他們不斷的喪失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生活化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用制度的力量去約束教師堂教學,爭取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這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努力的。再者,課堂教學生活化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不管了,就只顧著生活化了,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同時也應當與考試方式,考試內容緊密結合,不能顧此失彼,要多方兼顧,在平時多進行與考試內容緊密結合的生活化的課堂小測,使學生在考試時不至于手足無措,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言而總之,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不是單純教師一方面就能解決的問題,學生自己,學校也要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作為接受數學教育的學生,要不斷的使自己去適應教師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并將課堂所學有效的與自己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用所學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另一方面,學生要不斷的進行思考,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該怎樣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呢,在學習的時候要始終想著這樣的一個問題,使學生更加有目的性,當存在疑問的時候,要有效的跟老師進行溝通,解決自己心中的困惑,這樣自己也能不斷的進步。作為學校要盡可能的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予他們進行生活化教學的舞臺,比如可以舉辦區級間的教師生活情境課堂設計大比拼,選取優秀的作品大家共賞,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優秀的老師,畢竟接受教育的是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學生最有發言權。最后,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生活化教學課堂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需要大家不斷地為之努力。
參考文獻:
[1]葛芳. 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王晴晴. 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楊巧婧. 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