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對小學生們的身體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傳統體育教學方法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其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身體成長以及未來的發展,因此小學必須擁有完善的體育課程體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率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傳統的體育教學為前提,提出了具有措施和方法,以期能夠促進小學體育課程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措施
新課程應用之后,各個課程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力爭在原有基礎上實現素質教育,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說也同樣如此,其需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注重學生生理特點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研究,對學習環境進行積極創建,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做好鋪墊,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思想,幫助學生學習到最佳的鍛煉方法。 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其需要教師不斷的發揮自我聰明才智,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體育課堂教學更加具有效果,讓學生的成長更加健康。
一、發揮主體地位,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其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們自主創新能力。在我國的傳統教學方式中,其主要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們聽取老師講課的方式,這樣的課程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其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方面有很大的不利之處,難以讓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尤其要做好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激發,讓學生的學習樂趣得到提高,讓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比如,筆者在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便讓學生們組成小組,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足球比賽。筆者所開展的足球比賽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足球運動,而是讓同學們扮演成為不同的小動物,讓“小動物”們結合自己的特點進行比賽。“小鴨子”一扭一扭地將球傳給“小豬”,“小豬”哼哼地用頭頂起足球,“小狗熊”則跑上前來要斷球,同學們的動作非常可愛,讓足球運動的開展更加富有情趣。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更高,加上教師較少規矩的限制,僅僅在規則上予以適當指導,更加讓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得到最大化的展現,讓學生們在體育課堂上既能夠感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又能夠學習到重要的知識理論,教學效果較好。
二、引進媒體教學,形象直觀構成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大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都安裝的了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其進行充分利用,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們對體育學習的欲望。例如:筆者在進行武術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武術中的相關動作簡單進行語言表述無法讓學生們真正學習到動作的精髓,無法讓學生們對其各方面的知識予以更好地理解,于是變引入了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同學們從視頻中看到了武術動作的一招一式,還對其進行模仿,不用老師的特別教學,學生們便已經觸摸到了武術學習中的基本動作。此外,筆者還制作了很多動畫式的分解動作講解,其內容不僅更加詳細,而且更加具體,也更加生動,同學們學習起來更加具有趣味性,在習慣養成方面具有極大的幫助。多媒體進行體育教學,可以讓抽象的理論知識變的具象化,可以讓學生們的體育學習模仿效果更好,其課程教學的質量自然得到提升,學生們學習的意愿也更加強烈。
三、注重學生特點,堅持因材施教
每一名學生都有自身的特點,學生們的生長條件不同,接受的鍛煉方式不同,都會讓學生們的身體條件產生差異,尤其對于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其可能接受父母的溺愛更多,身體條件反倒可能會偏弱一些。因此,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就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體質進行不同的教學,從而讓學生都能夠得到與自己身體條件相適應的教學強度,在學生原有條件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比如,筆者再行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著急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而是首先對通過簡單跑跳的方式對學生的身體條件和情況進行“摸排”,在進行基礎“測驗”之后,將學生進行三個等級的劃分,身體條件較好的學習為A組,其主要進行的則是一些強度訓練比較大的活動,比如跑、跳等體育活動;身體條件一般的學生則為B組,其主要進行的則是一些較為溫和的體育活動,比如武術一類的活動;而身體條件較為薄弱的學生則為C組,其主要進行的則是基礎性的簡單體育活動,比如慢走、太極動作等學習,逐漸培養其對運動的適應性,避免運動傷害。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在學生的身體條件得到提升之后再進行強度訓練,從而既讓學生能夠適應體育教學的變化,又讓學生能夠在其本身條件的基礎上進行難度提升,防止學生因為體育活動無法“達標”而產生畏難情緒,對體育課程心生畏懼。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體情況,對于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調整,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輕松的運動中鍛煉好自身的身體,最終達到全體同學共同進步的目標。
結語:
小學體育是小學課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其對于學生體育理念的養成,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小學體育教師要對體育課程時間予以優化利用,創新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更加喜歡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們更加喜歡體育鍛煉,為學生身體素質的地優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浩.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13,10:87-88.
[2]錢曉蓉.對小學體育的創新性教學探索思考[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2:133-134.
[3]谷世春.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體育科技,2014,13:57+59.
[4]袁秀麗.創新角度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完善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