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醫療衛生體制也在一步步完善,而在我國衛生事業中民營醫院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不容忽視,那么這些年我國民營醫院發展狀況如何呢?答案卻是不容樂觀的,本文從我國民營醫院的產生和現有特點說起,主要從政府和民營醫院自身分析了我國民營醫院一直“長不大”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為我國民營醫院更好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民營醫院 醫療 改革
作者簡介:郭田田,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社會保障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104
一、緒論
民營醫院是醫療服務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關系民生的重要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家能分配到這方面的資源不足以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要求,所以造成了衛生服務資源稀缺的現象,這種困境該如何度過?僅僅靠公立醫院是解決不了的,唯一實用的方法就是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中來,但是社會資本又是因利而生,所以這些資本只能與民營醫院“牽手合作”。此外,在公立醫院中根本無法引入市場機制,要防止它被市場所控制,所以,發展民營醫院勢在必行。就當前來看,扶持民營醫院確實使醫療服務水平有所改善,同時也給公立醫院制造了壓力,推動他們進行自我提高,醫療糾紛也有所減少。不過,由于受太多因素的影響,我國民營醫院的發展依然遇到許多坎坷,經過這些年的不斷發展,民營醫院的發展依然處于“幼年時期”。
二、概念界定
(一)民營醫院的概念
何為民營醫院?這是我國獨有的叫法,民營醫院是指不是國家所有的,而是通過個人或者利用社會流動資本而建立起來的醫院,有的是營利性的,有的不為營利。在1949年,計劃經濟時代,由政府統一管理所有醫院,盈利或者虧損都由國家一力承擔。而1978年以后,我國開始走中國特色市場經濟道路,為了促進經濟與衛生事業的發展,國家開始放寬政策,同意個人經營醫院,社會流動資本也開始流入此行業,用這批資金建立起的醫院就是最初的民營醫院。
(二)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區別
第一,資金方面不同,公立醫院的錢主要由國家政府出,收入也是由國家統一處理;而民營醫院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流動資本。第二,體制方面不同,公立醫院一般是國家政府直接管理的體制;民營醫院與普通企業相同,所有人都是簽訂合同聘用的。第三,經營方面不同,公立醫院由于受建國初期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較深,所以市場感應不那么靈敏;而民營醫院本身就是以企業的身份存在于醫療衛生市場上,對市場變化很敏感,能及時轉變,滿足市場需求。
三、我國民營醫院的特點
(一)數量攀升,模式多樣化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年中,民營醫院已經在數量上占據了我國醫院數量的半壁江山,其中有些民營醫院經營還不錯,在不斷擴大規模,并開始采用不同的發展模式,有的甚至要聯合發展成一個集團。由此看來,民營醫院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模式上都在增加。
(二)人才穩定性差
從民營醫院的人員構成上看,能夠直接看病“挑大梁”的大部分是從公立醫院退休的老醫生。直接給病人服務的一般為實習的學生,醫療經驗不足,在民營醫院待幾年后,可以成為醫院的骨干分子時,他們往往會選擇去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無法留住。
(三)各地區發展水平差距大
就民營醫院發展水平來看,我國南方地區明顯高于北方地區,北方地區發展相對比較保守一些,南方則比較開放。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西部地區享受國家優惠政策較少,公立醫院發展比較緩慢,卻為民營醫院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條件,此外,邊遠地區較好的利用了我國的扶持政策,大力發展了本民族特色醫療,所以,總體來說是,“南好于北,東好于西”。
(四)規模小,服務水平低
就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86%的民營醫院床位數都少于100張,可見大部分民營醫院都是中小型的。在服務水平方面,2016年的“魏則西事件”是民營醫院服務水平反映的冰山一角。
四、我國民營醫院“長不大”的原因
(一)政府政策因素
1.醫院屬性定位問題
我國公立醫院在注冊時一般注冊為非營利性醫院,而民營醫院注冊時大多數為營利性醫院,病人在就醫時看到營利性醫院,就認為醫院是為了掙錢并不是為了服務大眾,這也就無意識的給了民營醫院一個“壞人”的稱號。現實中,我們的公立醫院真的不營利嗎?民營醫院真的比公立醫院掙的錢多嗎?有數據顯示民營醫院年人均收入為34.23萬元,而公立醫院為39.8萬元,數據使一切不言而喻,況且政府每年都會給公立醫院撥款進行經濟補貼,并且這些補貼在醫院的年總收入中比重越來越小,不難看出其實公立醫院也在提高利潤水平。民營醫院雖然可以自行定價,但是一旦它收費過高,它的技術、人才、設備、政策又不如公立醫院,民眾肯定就都去公立醫院了,所以民營醫院要提高醫療費用還是很困難的。可見,這個營利性醫院的帽子阻礙了它的發展。
2.競爭環境問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但是計劃經濟在現代國民心中仍有影響,建國初期我國醫院都是政府開辦并管理的形式,存在責任不明確,遇事相互推脫,效率不高等問題。目前,一些地方為了利益關系,對公立醫院實行保護主義,使得社會資本不能自由進入醫療衛生體系。當前我國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難道不應該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嗎?現實卻是所有的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都是由公立醫院獨自承攬,民營醫院根本無法進入這個體系。另外,在定醫療定點單位和醫院等級時過度偏向公立醫院,導致民營醫院在醫療市場上先天性處于劣勢。除了這些,民營醫院在醫療設備購買上的管制相當嚴格,這些都使得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處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使得民營醫院無法順利“長大”。
3.稅收問題
任何的企業都要交稅,民營醫院也不例外,交稅是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大問題。交稅額應如何定?定為多少?有稅收優惠嗎?據有關部門規定,如果一家醫院登記時是營利性醫院那么登記過后的前三年是不用交稅的,不過,有的地方從登記就要開始納稅了。一家民營醫院從成形到有一定的影響至少要五年的時間。有資料說,對于民營醫院我國并沒有單獨的稅費規定,所以民營醫院免稅期滿,相關部門會按照對服務性企業的稅收標準向民營醫院收稅,因此民營醫院將突然承擔十幾項稅費負擔,現在我們僅對其中的六項的稅費額進行預測,結果呈現的是:這六項稅費的年平均總費用已經占民營醫院年平均總收入的10.11%,而民營醫院年平均總結余卻占收入的7.66%,稅收比結余所占的比例要高。稅費之高使得民營醫院很難發展起來,甚至有的民營醫院剛開始營業三年,剛要開始“跑起來”,突然沉重的稅負使它們難以“直起腰”,最終在遺憾中“夭折”!
(二)醫院自身因素
1. 管理制度不科學
我國民營醫院80%以上都是家族式企業,醫院的管理人員大部分都不是專業的管理人員而是與醫院擁有者關系密切的人。即使這樣,也經常會有人身兼數職,朝令夕改也時有發生,使得醫院內部混亂無序,阻礙其發展。也有少數非家族式的民營醫院,但是管理者一般都用管理一般企業的方法管理醫院,那些方法并不適合民營醫院,此外醫院的管理者與投資者的理念、價值觀經常產生分歧,而管理者又受制于投資者,無法改變他們的觀念。所以,民營醫院缺乏精通醫院管理的人才,沒有科學的管理體系,過于注重經濟而疏于質量,缺少完善的規章制度,監管體系不健全,這些管理上的問題隨時有可能使得民營醫院因內部混亂而無法經營下去。
2.人才培養不系統,結構不合理
民營醫院的最終目的還是盈利,這使得他們難把眼光放長遠,過于看重眼前利益,而人才的培養需要長期的投入,短期的付出看不出成效。這種情況下,多數民營醫院不是不愿意投入就是沒能力投入,總之,對青年醫務人員的繼續培養重視不夠。民營醫院的醫務人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曾經是公立醫院的人,包括從公立醫院退休的、離職的、下崗的還有被“挖”來的、“借”來的;另一種是剛畢業沒有醫療經驗的學生,缺乏穩定的青年骨干人才。醫療人才是決定一個醫院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然而,目前的用人方法只能幫民營醫院解燃眉之急,非長久之計!
3.技術水平不高
除了少數高端的民營醫院以外,我國大多數民營醫院的醫療水平與公立醫院還是相差甚遠,在人才方面,民營醫院多數是家族企業形式,任用上難免以關系親疏為重,技術水平被放在第二甚至直接可以放松,此外,民營醫院人員有許多是醫科院校實習的學生,要求高醫療技術幾乎不可能。醫療設備方面,錢永遠都是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差距的根本,由于資金不足,民營醫院很難保證設備的實時更新,以上這所有的都可以看出要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齊頭并進暫時很難實現。
五、對我國民營醫院發展的建議
(一)政府應加強扶持力度,監督政策執行到位
政府應給民營醫院一個新的定位,地位要有所提高,制定政策扶持民營醫院的發展,監督各地方政府執行到位,出臺新的政策細則,從醫療市場、醫務人員、醫療設備等各方面支持民營醫院,盡力改變其受歧視的地位。讓其與公立醫院一視同仁,政策統一,監管統一,幫助民營醫院早日摘掉“壞分子”的帽子。使民營醫院在政策和外部環境上能與公立醫院相當,另外,在民營醫院發展初期把相應的稅收制度放的寬松些,以減小其建設中的重負。各級地方政府也要監督其管轄范圍內民營醫院的行為,確保類似“魏則西事件”的悲劇不重復上演。
(二)民營醫院自身要合理規劃,加強社會責任感
民營醫院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把眼光放長遠些,規劃好自身的發展戰略,在內部管理上,制定規范的規章制度細則,從人力、質量、財務、后勤四方面抓起確保規章制度落實到位,使自身內部關系得以清晰。任何組織之間的競爭歸根都是人才的競爭,醫院亦如此,醫院的骨干技術人才的來源主要有兩種:從外面聘請和組織內培養,由于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條件上的差距,外聘并能長久留下為醫院所用幾率太小,所以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醫院內部的青年醫生,并在以后努力留住這些人,可以派年輕醫生去先進醫院學習,也可以請專家或表現好的醫生到醫院來坐診指導。另外,民營醫院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和責任,要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依法營業、誠信經營,讓每個患者都可以放心看病,也使得自身可以得到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春紅、徐愛軍,等.我國民營醫院發展現狀及對策.醫學與社.2010(11).
[2]鄧婭、鄧世雄.新醫改形勢下民營醫院的發展方向.現代醫學管理.2011,9(1).
[3]吳星、賀多敏.新疆民營醫院發展的 PEST分析.醫院管理論壇.2014,31(7).
[4]莊一強、王培舟.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報告:20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