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力
【摘 要】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分組協作引導不到位,導致學生的合作興趣不高;忽略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合作氛圍,因而學生合作激情不高;不注重為學生設計具有價值的活動,因而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在此背景下,文章結合作者語文教學實例,從分組協作、集思廣益、辯論探究三方面探討中學語文合作教學,以提升合作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學語文 合作教學 途徑研究
合作教學在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已經越來越深入。但從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來看,合作教學的成效并不高,在實踐中也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在認識和理解世界的過程中,人類個體的知識層面總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積極地發揮群體優勢去克服個體的局限。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就是一種利用群體力量突破這一瓶頸的典范,學生在合作中發現學習的樂趣,享受探索的激情,而課堂也在合作中,綻放美麗的容顏,展示生命的活力。
一、分組協作,讓課堂在自主中走向生機
興趣決定了人的心智、情感、能力的傾向,興趣是教育的基本原則,也是教育的重要資源。而分組合作教學,最大的優勢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材多是古代、近現代作家的名篇佳作,學生在理解這些作品的時候,必須充分掌握其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處境。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這些資料多是由教師講授,單一地傳遞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組合作則可以改變這種局面。學生根據教材、課外書籍、網絡等,進行分組搜集,并將搜集的結果交流共享,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例如《故鄉》一課的教學,教師分組布置前置性作業,要求小組之間比一比哪一組搜集整理的資料最完備。經過充分的準備,課堂交流環節中,學生表現十分踴躍,有的以故事形式介紹《故鄉》的寫作背景,有的模仿“百家講壇”的形式介紹作者的作品,將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重重殘害揭露出來,也把作者想改造舊社會,向往光明的信念展示得淋漓盡致。學生的展示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再一次認識了魯迅,再一次接觸了《故鄉》。分組合作教學,賦予學生的是自由的學習空間,自主的參與興趣。只有學生擁有了自主的權利,課堂才能真正從沉寂走向生機。
二、集思廣益,讓課堂在合作中走向高效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具備開放的視野和良好的合作品質,從而具備閱讀、理解和表達的基本能力。可見,合作是語文課堂教學標準的重要要求,也是人才成長必備的基本素養。為此,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小組合作鋪設好軌道,保證小組成員之間密切交流,共同學習。首先,師生、生生之間要營造平等和諧的合作氛圍,讓學生敢說敢做;其次,要不斷擴大學生的交流合作范圍,讓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的格局。例如:在《孔乙己》教學時,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形式,讓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呈現小說的故事情節,這具有開放性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小組長率領幾個人改編劇本,小組內兩人為一小組互相指導表演,在一遍又一遍的彩排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對文本更加透徹的把握,還有隊友之間合作的友誼,課堂展示中學生對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把握到位,角色詮釋淋漓盡致,借助情節揭示了當時的社會氛圍和時代背景。合作學習,“拆了講臺,搭建平臺”,由傳統意義上的師生單向交流,改為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多元立體交流,交流的范圍大了,合作的意義大了,課堂自然從高耗走向了高效。
三、辯論探究,讓課堂在創新中走向精彩
語文學習不僅需要記憶最基礎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文學素養的高度,累積文學思想的深度。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更注重的是思想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教師作為合作探究的引導者和課程的開發者,必須給學生搭建思辨的平臺,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摩擦,提高語言地吸收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小石潭記》一課教學中,在提煉作者思想感情的時候,有的學生認為是“樂”,表達了作者游覽山水之樂;也有的學生認為是“凄”,表現當時自己所處境地之悲。教師抓住這思維閃光的瞬間,巧設“辯論”擂臺賽,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對兩種不同的觀點進行辯論,辯論前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辯論中學生更是唇槍舌劍,引經據典,正方:如果作者不“樂”,怎能寫出“似與游者相樂”的句子?反方:如果作者不“凄”,又怎樣“以其境過清,乃棄之而去”?經過一陣廝殺之后,有同學提出了觀點:游山玩水時發現美麗的小石潭,使他的心情得到暫時的宣泄,陶醉其中,但短暫的輕松后,觸景生情,頓生悲涼之情。這樣的觀點立刻引來了師生的掌聲。合作學習,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教師備課中的答案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過程中學生思維的迸發,思維靈動了,課堂自然會精彩。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小組合作就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然而,教師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在潛在的預設上下功夫,激發學生合作興趣,設計合作方案,提高合作效率,讓語文課堂走向生機,走向美麗。
【參考文獻】
[1]李燕.基于個體差異的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索[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2]高曉芝. 合作學習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研究[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3]葛群.談“生本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青海教育,2010(7):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