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芬
摘 要:應用寫作是高等院校的基本技能課程,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發生了深刻變化。本文反思了當前應用寫作教學面臨的困境,即新引力逐漸減弱、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教學對象發生深刻變化;并對應用寫作教學的信息化路徑進行了探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重塑教學內容、借助網絡技術。
關鍵詞:應用寫作 路徑探索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32-01
一、應用寫作教學面臨的困境
1.網絡信息時代,傳統應用寫作的吸引力正逐漸減弱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開啟了網絡信息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育領域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作為相對傳統的應用寫作課程,其影響更加強烈。應用寫作是高等院校的基本技能課程,該課程理論性、知識性、實用性較強。從教育模式看,我國大學的教育仍深深地陷在“傳授知識———接受知識”舊模式的窠臼之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三中心”教學制度,依然頑固地統治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老師作為教學主體,依然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對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缺乏熱情,為完成課時而應付了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用寫作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習該課程僅僅為了完成學業,通過考試。
2.網絡信息時代,傳統應用寫作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
首先,應用寫作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脫離生活。近幾年,雖然有大量的寫作教材不斷出現,但對應用寫作的研究依然不夠,尤其對高校應用寫作的教學目標缺乏深入思考。當前信息網絡已經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應用寫作的教學內容應該作出相應變革。其次,當前應用寫作教學內容缺乏可操作性,單一的陳舊知識點羅列、例文疊加的教學內容安排缺乏可操作性,學生從中難以獲得新鮮的寫作信息。課堂教學內容的枯燥乏味與課外網絡內容的豐富多彩形成強烈反差,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應用寫作課堂能否重新引起學生興趣,在留住學生人的同時留住學生的心,是我們面臨的新挑戰。
3.網絡信息時代,教學對象發生深刻變化
因材施教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對學生特點的了解直接影響到課程的組織。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身處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他們身上有著濃厚的時代氣息,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自我意識強烈,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導致他們不同于傳統的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教育系統中“學生”發生深刻變化的時候,勢必會要求其他教學元素發生變化,來保持教育系統的平衡。
二、應用寫作教學的信息化路徑探索
1.通過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來應用寫作教學的信息化
信息素養既包括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也包括選擇獲取識別信息、加工、處理、傳遞信息的能力。實現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的信息化,依賴于師生信息素養的共同提高。
教師層面,作為應用寫作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師要培養自己的信息意識。首先,改變教學觀念;網絡時代的教學資源極大豐富,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教師應該樹立信息觀念,實現自身角色從主體向主導者的轉變。其次,豐富自身知識體系。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應該利用網絡平臺,不斷更新自己的儲備,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以滿足日益強烈的教學需求。學生層面,要善于將應用寫作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利用網絡的正面效應,提高自己篩選、甄別、重組信息的能力,結合教學內容,在平時生活中,多積累,多學習,讓業余生活形成對學校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
2.通過教學內容的重塑來實現應用寫作教學的信息化
應用寫作既是一門理論性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學科。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們既要安排一些理論性強的內容,也要安排一些實踐性強的內容。
對于理論性較強的教學內容,要安排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者當下流行的事例輔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網上流行的“老公使用說明書”“你的女朋友使用手冊”一類的文字材料,諧趣、幽默,符合年輕人的心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應用寫作中“演講稿”的寫作教學,教師可以從時政新聞中選擇國內外領導人的演講稿,也可以當下流行的綜藝節目中選擇,如“我是演說家”中優秀的演說片段。生動的視頻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在演講稿寫作的過程中,把握演講稿的可講性、鼓動性等特點,實現觀點和思想感情的傳達。
對于實踐性內容較強的教學內容,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合理安排,做到寓應用寫作于學生生活。例如,“工作總結”的寫作教學,針對學生熱衷于校園中各種學生社團的現實,可以安排學生就自己所參加的學生社團,寫一篇工作總結。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做興趣,又實現了應用寫作教學的實踐性。 在應用寫作“調查報告”的教學過程中,在講授基本的格式,寫作要求之后,我們針對學生有較強的創業熱情這一現狀,可以安排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做一次小調查,撰寫調查報告。這種教學安排實現了學生需求與教學目標的完美結合,既鍛煉了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也滿足了他們對實踐性的追求。
3.借助網絡技術實現應用寫作教學的信息化
互聯網時代,教學手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板書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更加清晰、內容更加準確,外觀更加精美PPT。傳統的應用寫作課堂教學,依賴于書本,文字,而當下,除了文本,我們還有視頻、音頻、圖片等其他形式的教學手段可供選擇。
應用寫作教學信息化應該讓信息元素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當然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教學不是表演,不能畫蛇添足,應該將多媒體視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例如,在應用寫作的課前預習環節,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推薦學生通過慕課、微課、網絡視頻等形式進行預習,提高預習效果,增強針對性。課堂上,教師通過打破陳舊的教學內容,在保留核心內容的基礎上,重塑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參與進來,形成良性互動,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資源拿出來進行交流,進行展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后,學生和教師利用深交軟件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可以發布優質教學資源,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作業交給老師進行線上批改,優秀作品可以征得學生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發表。
參考文獻
[1]李延鳳.應用寫作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11):109-110.
[2]楊棣.信息網絡化:高校應用寫作教學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6,(01):55-57.
[3]孫營.突圍與重構:高校應用寫作教學現狀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7):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