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強
【摘 要】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作業內容是提升學生知識積累的一種良好辦法,對于學優生而言,這是進步的階梯,可對于學困生而言,則是攔路的障礙。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大家的共同進步,所以老師要在新課程標注的指導下,對傳統的作業布置方法做出改變,讓學生不再畏懼作業,不再為作業所困擾,這樣才能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在對實際的情況展開調查后,針對當下高中化學的作業布置情況進行探討,希望能為老師以后的創新起到一些參考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創新設計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作業已然變成考試的另一種形式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作業應該是幫助學生溫習功課,鞏固知識的內容,這一點在高中化學的作業布置中十分重要。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化學老師的作業布置方法過于傳統,有些是完全拘泥于學科本身的知識內容,這樣一方面會削弱學生對作業的進行效率,另一方面降低化學作業的實際作用。所以,在作業的布置中,老師要引入相關的創新精神,優化作業的布置情況,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知識展開有效的鞏固。
一、設計生活化的作業內容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而言,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興趣,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由于高中階段的課業任務較為繁重,高中生對化學作業多是抱有枯燥、乏味的感覺,這樣作業的完成情況也并不良好, 甚至是還會出現互相抄襲的情況。這樣不僅不能對學生的知識起到鞏固的作用,同時還會降低老師的教學效率。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在作業布置的時候,不妨從生活化的方面入手,化學本身就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之中,借助生活內容來對作業的布置進行創新,更能加深學生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金屬及其化合物》這個章節時,老師不妨借助“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內容,讓學生借助一些生活化的知識來進行作業練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作業的布置上,老師可以讓學生以科學小短文的方式, 來對生活中的一些合金的種類、性質、用途以及優缺點的內容進行調查和收集,比如大家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硬幣,其實也可以分為不同的金屬材料,一元硬幣的材料其實的鍍鎳合金,而五角的硬幣則是鍍銅合金,一角的硬幣是鋁合金,學生在創作科學小短文的時候,不妨就“硬幣”這個方面入手,結合硬幣的實際用途和流通特性,來對相關的化學知識進行延伸,幫助學生對課程學習進行良好的鞏固和拓展。同時,這種作業的布置方法,凸顯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夠讓他們在課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設計個性化的作業內容
在學習中,每名學生都具備自己的獨特性,老師且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策略,要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學習差異,不能盲目的進行批評,在作業布置上,經常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學優生覺得問題過于簡單,做起來毫不費力;而學困生卻如臨大敵,抓耳撓腮也未能完成,所以,老師不妨建立一套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模式,通過合理的引導方法,幫助學生對化學作業產生興趣。當然在引導中,老師還需要將學生的共性與個性考慮進來,利用自主作業的方法,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平臺。
老師在化學課堂上,對于課后作業的布置,不妨設計出一個相關的題庫來,讓學生展開自助式的選擇。題庫中的化學習題可以分為三類:A類題目主要是針對一些基礎知識來設計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對相關的理論概念進行回顧;B類題則是站在基礎知識的上面,幫助學生對章節所學的內容點進行串聯與運用;C類題則是綜合以往所學的內容,對知識進行全面的延伸與拓展,重點為拔高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在利用作業對這三類題進行選擇時,老師要引導學優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進行合適的比例選擇,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在作業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思考。對于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出全面的輔導,循序漸進的幫助其增長學習興趣,完善學習個性。
三、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內容
傳統的化學作業布置中,老師多是根據課后的習題內容來進行,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鞏固作用,但是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作業內容喪失期待感和學習興趣,這也就會導致作業質量的降低。所以,為了要提倡創新式的作業布置方法,老師應設計出更為多樣化的作業布置內容來,豐富學生對作業的體驗過程,將知識內容串聯起來。
一方面老師可以引入一些和化學知識相關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分析,像碳化硅(SiC)的性質、工業用途,IVB、VB、VIB族金屬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方面的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另一方面,老師還可以結合教材上的內容,讓學生在課下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實驗,了解具體的化學變化過程,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內容結合到一塊,深化學習印象;還有,高中期間的測試也變得十分頻繁,老師不妨針對學生每次出現的測驗錯誤,讓其在作業上對錯題進行更正,并寫出相關的解題反思,進而能夠查漏補缺,掃除自身的知識盲點,鞏固學習成果。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的高中化學課堂上,對于作業內容的布置,老師要具備一個開明的教學態度,引入一些適當的創新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其對學習知識進行全面的學習鞏固,提升學習質量。當然,老師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要定期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對作業的布置形式和布置內容進行反思,了解學生的意見,詢問其是否有更好的看法,這樣也能使作業布置的情況更具綜合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課業學習能力,為其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杜俊峰.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50.
[2]史美利.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
[3]吳曉靜.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作業的設計[D].遼寧師范大學,2006